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郭沫若金文著作的文獻學研究 ——以《兩周金文辭大系》爲中心

发布时间:2020-12-17 17:09
  郭沫若在古文字研究方面貢獻卓犖,其代表作《兩周金文辭大系》依年代與國別科學系統地整理了兩周金文,開創了“標準器”斷代法,奠定了現代金文研究的範式。該書是郭沫若所有學術著作中修改次數最多,持續時間最久的一部,是其金文研究最重要的著作。本文以《兩周金文辭大系》爲中心,參照郭沫若歷史考古著作中相關意見,從文獻學角度對郭沫若金文研究進行整理與研究,梳理其觀點演變脈絡。鉤沉書信、日記等相關史料,著重探求作者觀點變更的背景及原因,盡可能還原郭沫若學術研究歷程。本文主體由六部分組成。一、緒論。簡要介紹古文字學術史研究概況、郭沫若古文字學的研究現狀,分析以往研究中的不足之處,敘述本文的選題意義及研究方法。二、《兩周金文辭大系》成書史及其版本概述。從文獻學角度釐清《大系》成書過程、版本源流及嬗變情況。三、《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研究。對所收器圖、銘文逐一溯宗考源,輯錄諸版差異,從學術史的角度認識其價值。四、《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研究。利用校勘學方法核對諸版差異,參以郭沫若其他論著,梳理觀點演變脈絡,最後探討郭沫若金文學著作的版本問題。五、專題研究。該部分包括《郭沫若全集》金文著作相關問題的考訂;新見日藏郭...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緒論
第一章 《兩周金文辭大系》成書史及其版本
    第一節 革命經歷與馬克思主義語境下的史學研究
    第二節 《大系》成書過程及體例
    第三節 《大系》版本遞嬗
第二章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研究
    第一節 《兩周金文辭大系目錄表》研究
    第二節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編》研究
        一、《兩周金文辭大系圖編》器影來源考
        二、諸版《兩周金文辭大系圖編》差異
    第三節 《兩周金文辭大系錄編》研究
        一、《兩周金文辭大系錄編》銘文來源考
        二、諸版《兩周金文辭大系錄編》差異
    第四節 《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印章研究
第三章 《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研究
    第一節 57版與35版《大系考釋》差異對照表
    第二節 02版與57版《大系考釋》差異對照表
    第三節 諸版《大系》觀點變動1考
    第四節 02版《大系考釋》從何而來
第四章 專題研究
    第一節 談談《郭沫若全集·考古編》金文著作的編1問題
    第二節 新見日藏郭沫若手批《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1錄
    第三節 一處誤讀牽出的連環錯
    第四節 臣辰盉研究史
附錄
    一、《大系》器名異稱表
    二、郭沫若歷史考古類著作版本綜覽
    三、郭沫若金文著作編年
    四、著錄簡稱表
參考文獻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學術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郭沫若集外旧体诗词的整理[J]. 蔡震.  新文学史料. 2018(03)
[2]常熟周大輔鴿峰草堂鈔書藏書知見録[J]. 鄭偉章.  版本目录学研究. 2015(00)
[3]“琱生三器”研究述评[J]. 金东雪.  珠江论丛. 2015(01)
[4]試論“岩間大龜”自出土到入藏旅順博物館的來龍去脈[J]. 翟躍群.  甲骨文与殷商史. 2014(00)
[5]晚清金石著述刊刻观念异同分析——以潘祖荫、陈介祺及其金石交游群体为例[J]. 程仲霖,王绘.  文艺评论. 2014(09)
[6]庚壶铭文拾遗[J]. 李春桃.  中国文字研究. 2014(01)
[7]郭沫若流亡日本期间若干旧体佚诗考[J]. 蔡震.  新文学史料. 2011(03)
[8]“耻不食周粟”?——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出版前后[J]. 何刚.  新文学史料. 2011(01)
[9]郭沫若佚作与《郭沫若全集》[J]. 魏建.  文学评论. 2010(02)
[10]扶风任家村西周遗宝离合记[J]. 吴镇烽,李娟.  文博. 2010(01)

博士论文
[1]西周有銘銅器斷代綜覽[D]. 黃鶴.吉林大学 2013
[2]東周齊系題銘研究[D]. 孫剛.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郭沫若甲骨文字考释研究[D]. 刘琳珊.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褚德彝研究[D]. 李春雨.杭州师范大学 2017
[3]郭沫若的甲骨学研究[D]. 郝雯雯.西南大学 2011
[4]郭沫若古文字整理方法研究[D]. 符丹.西南交通大学 2010



本文编号:2922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922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17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