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崔家河墓地出土青铜器分析

发布时间:2020-12-21 07:31
  崔家河墓地位于山西夏县埝掌镇南约2公里,东依中条山西麓,南、北、西向均为平坦的运城盆地。墓地西距崔家河村约200米,东西两侧分别有青龙河和埝掌河自北向南流过,崔家河基地即坐落在两河之间的一处台地上。该墓地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2004年9月—12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对该墓地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的特征分析可以推断:该墓地应为春秋晚期的邦墓墓地,它的出土为我们认识东周时期的埋葬制度的和对晋文化进行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通过对崔家河27件青铜器的金相组织与成分分析,笔者初步了解了战国中晚期至秦汉时期晋南地区的青铜技术发展水平。分析所采用的27件青铜器从其材质来看均为高铅锡青铜,其锡含量集中在11%—21%之间,铅含量基本都在10%以上。这完全符合青铜时代滞延期和新兴期(西周晚期至战国时期)青铜器的锡、铅含量的统计分布规律,也从科技考古上印证了该墓葬群确属春秋晚期的墓葬;从加工艺来看,27件样品金相组织大同小异,大多是α固溶体树枝晶,α+δ共析体连成网状,铅呈大球状、大颗粒状弥散分布,有大的孔洞,部分铅颗粒已经腐蚀掉,原位置为铜锡的氧化物充填,均为典型的铸造组织,其中2件...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崔家河墓地发掘情况
第二章 崔家河墓地出土青铜器的实验分析
    2.1 样品介绍
    2.2 金相组织观察和鉴定
    2.3 铜器成份分析
    2.4 平均成份和合金成份的比较
    2.5 扫描电镜观察和成份分析
第三章 实验数据的讨论
    3.1 从金相组织讨论铜器
    3.2 从化学成份讨论铜器
    3.3 综合金相组织和化学成份进行分析
    3.4 从金相和合金成份分析礼器和容器
    3.5 探析崔家河墓地铜器的矿物来源
第四章 结论
    4.1 关于金相组织
    4.2 关于铜器中的锡
    4.3 关于铜器中的铅
    4.4 铜矿来源
金相图片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峡江地区部分青铜器的成分与金相研究[J]. 姚智辉,孙淑云,邹后曦,方刚,黄伟,白彬,张建华.  自然科学史研究. 2005(02)
[2]论中国冶金术的起源[J]. 华觉明.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91(04)
[3]先秦用铅的历史概况[J]. 李敏生.  文物. 1984(10)
[4]中国早期铜器的初步研究[J]. 孙淑芸,韩汝玢.  考古学报. 1981(03)
[5]铜录山古矿冶遗址炼铜技术的讨论[J]. 朱英尧.  有色金属. 1981(04)
[6]《考工记》六齐成份的研究[J]. 周始民.  化学通报. 1978(03)
[7]六齐别解[J]. 张子高.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58(02)



本文编号:2929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2929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