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淄博市博物馆藏早期青釉瓷器

发布时间:2021-01-29 23:06
  <正>淄博长期以来都是山东地区的陶瓷制造业中心之一,从万年前的沂源扁扁洞遗址发现山东最早的陶器,再经历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商周秦汉魏晋,淄博的制陶业从未断绝。由陶入瓷,淄博也是北方瓷器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更为难得的是,从北朝一直到近代,淄博的制瓷业延续了一千多年,虽没有像磁州窑、耀州窑、越窑、邢窑、钧窑、定窑、景德镇窑等等一般名噪全国,却也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 

【文章来源】:收藏. 2020,(11)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淄博市博物馆藏早期青釉瓷器


图5?[北朝】青釉大碗??口径29厘米底径11.9厘米高11厘米??1983年寨里窑址采集??方唇,敞口,斜腹,大平底,饼形足,足底内凹,足棱斜削一圈

陶瓷厂,口径,球形,釉层


89〇??图7?[唐1青釉瓶??口径4厘米底径5.2厘米高12.8厘米??原张店区傅家乡黄家村南砖厂出土,1984年入藏??小盘口,短束頭,溜肩,鼓腹,饼形足,足底微内凹,足墙外撇,边棱??斜削一圈,最大後在腹中部。灰白胎,胎质较为疏松。施青釉,釉色??青黄,内满釉,外施半釉,釉厚处呈青褐色。??图5?[北朝】青釉大碗??口径29厘米底径11.9厘米高11厘米??1983年寨里窑址采集??方唇,敞口,斜腹,大平底,饼形足,足底内凹,足棱斜削一圈。灰白??胎,胎质疏松,胎体较厚,含气孔和细小颗粒等杂质。施青釉,釉色??青黄,内满釉,外施釉不到一半,釉层稀薄,流釉现象严重。内底有五??个明显的支钉痕。??£'1??。■,泰??m??图6?[唐]青釉钵??口径10.3厘米底径7.2厘米高14.5厘米??1981年张店陶瓷厂出土??敛口,球形腹,小平底,向内凹。灰白胎,胎质细腻。施青釉,呈淡青??色,釉层较厚,釉面光亮,流淌现象明显,内满釉,外施半釉,细看釉??面可见细碎的开片。??88?I?c〇i.i.r:(:Ti〇Ns??

口径,釉层,现象,褐色


图16?[北朝]青釉碗??口径10厘米底径4.2厘米高6厘米??1991年张店区卫固镇太平庄征集??囷唇,敞口,深腹,饼形足,微外撇。灰白胎,胎质较为细紙。施青袖,釉色呈??淡淡的青绿色,釉面光亮。??根据原寨里窑的调査报告,再结合??溜博市博物馆多年来在奋址采集到的部??分标本,可以对早期寨里窑的特征做一??个相对清晰的总结。??器形以各类碗为主,还包括盆、四系??罐、盘、高足盘、瓶等。胎釉方面有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产品的胎多呈灰色或灰白色,??胎质疏松,淘洗不干净,所以多数含有气??孔和细小的颗粒。胎壁较厚,釉以青褐、??黄褐色为主。施釉水平较低,流釉现象较??为常见。釉层较薄,导致釉面厚薄不匀。??积釉处呈现黑褐色,釉层稀薄处则有露??胎现象。釉中还有铁锈斑点。??到了晚期,制瓷工艺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胎以灰白为主,灰胎变少,还有??少量黄白胎,胎质变得更为细腻,气孔??和黑斑现象有所减少。胎壁变保釉色??明显变浅淡,以青褐色和淡青色为主。??因开始采用多次上釉方法,釉层变厚,??釉面变得更加光洁,玻璃质感更强,流??釉现象也有一定的减少。修足方式也有??自己的特色,饼形实足都是足墙稍向外??撇,足底多内凹,足的边棱均斜削一周,??这是判断寨里窑产品的一大重要依据。??施釉方法则采用的浸釉法,采用足墙外??倾的修足方式也是为了施釉时候方便用??手抓握。??根据窑址标本与馆藏器物进行对??比,张店陶瓷厂出土青釉钵在寨里窑址??没有发现类似的器型,但是这件钵在胎??和釉上均与寨里窑一致,应是当地产品。??张店区傅家乡黄家村南砖厂出土的碗、??盘


本文编号:30077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077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f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