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三原城隍庙铁质焚纸炉的锈蚀测试及形成机理探讨
发布时间:2021-02-03 16:45
陕西三原城隍庙焚纸炉是研究明代冶铁铸造工艺的重要实物资料,通过X射线衍射、X射线荧光以及金相分析等手段对焚纸炉上不同位置的样品进行了科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合理推断了焚纸炉的锈蚀机理:焚纸炉铸造材料为过共晶白口铸铁,其中下部锈蚀情况较为严重,锈层厚而疏松且存在有害锈四方纤铁矿,而上层锈蚀较轻。造成这种情况主要和焚纸炉的使用方式以及保存环境有关。本文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以期为类似文物的保护与修复提供经验。
【文章来源】:文博.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焚纸炉外观及取样位置
样品HT-2-1(图三)、HT-4-5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的主要物相为熟石膏(Ca SO4·2H2O)和石英(Si O2)。这个结果与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结果一致。通过调查,覆土的成因除了沙尘堆积外,主要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二)铁块样品分析
图五为铁块样品TK-3-1和TK-2-2的超景深显微镜照片。样品TK-3-1表面的锈整体呈蓝黑色和白色不均匀分布的板条状渗碳体,结合其金相组织(图四,3)可知,铁块是白口铸铁,包括共晶白口铁和过共晶白口铁,其金相组织不均匀。虽然表面凹凸不平,但是锈层较为致密,除了锈以外,样品表面有较少沙土。与样品TK-3-1相比,样品TK-2-2表面有一定以石英形式存在的沙土,除此以外可以看到样品表面的锈分为蓝黑色和红棕色两种,以Fe S2、Fe2O3等形式存在。与样品TK-3-1一样,蓝黑色的锈较为致密,而红棕色的锈与沙土混合在一起,质地较松且软。通过视频显微镜观察,样品TK-3-1的锈蚀情况要好于样品TK-2-2,进一步说明焚纸炉上部腐蚀较下层要轻。图三样品HT-2-1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氯离子诱发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锈蚀层分析[J]. 姬永生,张领雷,马会荣,王志龙,周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1)
[2]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J]. 卢燕玲.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03)
[3]古代大铁狮[J]. 王福谆. 铸造设备研究. 2007(01)
[4]秦汉铁器锈蚀机理探讨及保护方法研究[J]. 王蕙贞,朱虹,宋迪生,马赞峰,闫斌,宋艳,王晓琪,成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01)
[5]鎏金映彩的城隍庙[J]. 吴树民. 陕西环境. 1996(01)
本文编号:3016838
【文章来源】:文博. 202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焚纸炉外观及取样位置
样品HT-2-1(图三)、HT-4-5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的主要物相为熟石膏(Ca SO4·2H2O)和石英(Si O2)。这个结果与X-射线荧光光谱检测结果一致。通过调查,覆土的成因除了沙尘堆积外,主要可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二)铁块样品分析
图五为铁块样品TK-3-1和TK-2-2的超景深显微镜照片。样品TK-3-1表面的锈整体呈蓝黑色和白色不均匀分布的板条状渗碳体,结合其金相组织(图四,3)可知,铁块是白口铸铁,包括共晶白口铁和过共晶白口铁,其金相组织不均匀。虽然表面凹凸不平,但是锈层较为致密,除了锈以外,样品表面有较少沙土。与样品TK-3-1相比,样品TK-2-2表面有一定以石英形式存在的沙土,除此以外可以看到样品表面的锈分为蓝黑色和红棕色两种,以Fe S2、Fe2O3等形式存在。与样品TK-3-1一样,蓝黑色的锈较为致密,而红棕色的锈与沙土混合在一起,质地较松且软。通过视频显微镜观察,样品TK-3-1的锈蚀情况要好于样品TK-2-2,进一步说明焚纸炉上部腐蚀较下层要轻。图三样品HT-2-1的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氯离子诱发混凝土中钢筋锈蚀的锈蚀层分析[J]. 姬永生,张领雷,马会荣,王志龙,周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1)
[2]铁仔山古墓群出土铁器腐蚀病害与机理分析[J]. 卢燕玲. 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1(03)
[3]古代大铁狮[J]. 王福谆. 铸造设备研究. 2007(01)
[4]秦汉铁器锈蚀机理探讨及保护方法研究[J]. 王蕙贞,朱虹,宋迪生,马赞峰,闫斌,宋艳,王晓琪,成倩.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2003(01)
[5]鎏金映彩的城隍庙[J]. 吴树民. 陕西环境. 1996(01)
本文编号:3016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016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