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奉节宝塔坪遗址出土“兽面挂饰”功能再探讨

发布时间:2021-03-29 20:08
  近年来,类似奉节宝塔坪遗址2001ⅠF4"兽面挂饰"的遗物多有出土,笔者据其形制、出土位置和伴出遗物等,对比隋代明器陶屋、唐代懿德太子墓的石椁等正脊脊端的兽面脊头瓦装饰和推测为"吞口"的相关考古材料,认为其应为唐代装饰于房屋正脊上的兽面脊头瓦,而非吞口。该"兽面挂饰"应为目前所公布的考古资料中唯一能够确认放置于房屋正脊处的出土脊头瓦实例,对于研究古代建筑脊饰具有重要价值。 

【文章来源】:江汉考古.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奉节宝塔坪遗址出土“兽面挂饰”功能再探讨


吞口、脊头瓦、莲花纹瓦当

瓦当,莲花,宝塔,门楣


对比以上唐宋时期的砖塔或墓葬门楣上的兽面装饰材料与建筑址或窑址出土脊头瓦材料可知,宝塔坪遗址出土的“兽面挂饰”显然与后者更接近。唐宋时期门楣上的兽面装饰似乎尚未进入形制、尺寸较为统一的时期,唐代李寿墓和南宋纪年墓上的兽面装饰略呈尖拱状,修定寺塔门楣上的兽面上部和下部皆成弧形,南宋纪年墓门楣上的兽面最宽处约1.5米,且无明显的方形或梯形的外轮廓线,与宝塔坪遗址出土的“兽面挂饰”形制差别较大,故以该墓葬门楣之兽面图案推定宝塔坪遗址的“兽面瓦饰”为“吞口”似为不妥。另,宝塔坪遗址出土的“兽面挂饰”有明确的出土位置和伴出遗物,很可能是放置于房屋正脊脊端的兽面脊头瓦,这一点笔者将于下文详述。二、宝塔坪“兽面挂饰”或放置于房屋的正脊脊端

宝塔,遗址,位置,西山


该建筑址最西边的2个柱础之西约0.4米处有一排南北走向呈直线的砖,砖带榫卯结构,长2.5米,应为该寺庙址的西山墙,“兽面挂饰”即出土于西山墙正中部以西0.2米处,出土时兽面朝下,背部朝上。西山墙向西0.5米有一处略呈纵向排列的瓦堆,上面是一层筒瓦,瓦舌向北逐个叠压,下面堆积着一些板瓦,推测这些瓦应是由房顶滑落后未被扰动的堆积,南排西起第一个柱础南侧有一排呈纵向排列的石头,应是台基的边缘。从环环相接的筒瓦和有榫卯结构、呈直线分布的砖块均保存较好来看,该寺庙址很可能保留了房屋坍塌之后的原貌未被后期扰乱,“兽面挂饰”基本位于房址正脊线上,故推测其可能放置于房屋的正脊上。该推测可从隋代明器陶屋、唐代懿德太子墓石椁、日本飞鸟时代(公元5 9 2~7 1 0年)的法隆寺金堂大殿等正脊脊端装饰找到例证。1 9 3 1年,河南洛阳某墓葬出土一座应为隋代明器的陶屋,该陶屋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屋顶为歇山顶式,在正脊、垂脊、戗脊等脊端均装饰有兽面脊头瓦,兽面为浅浮雕式,造型威严生动,瓦当都作类似莲瓣的七个圆点装饰[3 3](图三,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麟角峥嵘数脊兽[J]. 于志飞,王紫微.  文史知识. 2016(11)
[2]重庆市丰都县玉溪坪遗址2002年度发掘简报[J]. 王海阔,徐静,白九江,袁东山.  南方民族考古. 2015(00)
[3]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J]. 张庆捷,张喜斌,李培林,冀保金.  考古. 2015(07)
[4]湘南木雕“吞口”[J]. 许长生.  湘南学院学报. 2007(03)
[5]2002年度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发掘简报[J]. 张建林,王小蒙,张博,李浪涛,张丁,靳拉田,张蕊侠,王琳,张智鹏,卫峰,臧中秋.  考古与文物. 2006(06)
[6]试析唐代脊头瓦——兼及与日本鬼瓦的比较[J]. 韩钊,张永红.  考古与文物. 2003(04)
[7]邻水县合流镇后坝南宋墓清理简报[J].   四川文物. 2003(03)
[8]重庆云阳乔家院子遗址唐宋时期遗存[J]. 冉万里,钱耀鹏.  江汉考古. 2002(03)
[9]洛阳唐东都上阳宫园林遗址发掘简报[J]. 王岩,陈良伟,姜波.  考古. 1998(02)
[10]唐长安青龙寺遗址[J]. 马得志.  考古学报. 1989(02)



本文编号:3108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08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e2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