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江中下游古文化遗址分布特征与古文化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31 04:19
湖南省西北部的沅江中下游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其古文化遗址分布特征及古文化变迁研究一直是地学界关注的焦点。然而以往大多侧重单个遗址点研究,在流域范围内分析古文化遗址分布及古文化变迁过程还有待深入。鉴于此,本论文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选择沅江中下游为研究区域,探讨了区内古文化遗址点的分布特征及其古文化变迁的过程,旨在为区内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证据。本文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分析了不同时期古文化遗址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遗址点分布从高往低、从西往东是逐渐增加的,多沿河均匀分布,在河流交汇处往往较为集中。地势平坦,水源丰富,植被茂盛的高河漫滩和河流低阶地更适合人类生存。2.分析了沅江中下游不同的地貌环境下形成的古文化面貌,并与“潕水古文化类群”和“澧水古文化类群”进行了对比,认为研究区中游古文化属于“潕水古文化类群”,而下游古文化与“澧水古文化类群”更为接近。3.剖析了沅江中下游古文化变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气候突变事件会导致古文化遗址点的大量减少,而气候改变所导致的自然灾害也会限制古人类的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沅江中下游地区区位图
形成的构造体系主要为雪峰山新华夏系构造亚带、凤凰-古丈新华夏系构造亚带和麻阳-沅陵新华夏系构造盆地等。第四纪以来,区内地壳多有强烈升降,形成南升北降的总的格局,继承性和间歇性明显(如图2-2)。图 2-2 沅江中下游地区地质构造(引自刘永健,2007)
153.2 沅江中下游地区遗址时空分布特征沅江中下游地区的遗址点数量共804处(图3-1),其中旧石器遗址点有117处,集中分布在沅江中游地区,沅江下游仅出现17处,新石器时期沅江下游地区遗址点数量增加到88处,占研究区新石器遗址点总量的57%,沅江中游地区新石器遗址点数为56处,较旧石器时期遗址点数量有所减少,商周时期沅江中游古文化发展迅猛,遗址点367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贵家岗遗址考古发掘简报[J]. 盛伟,龙朝彬,王永彪,朱元妹,杜林慧,段欣,罗希,封剑平,杨盯. 江汉考古. 2018(03)
[2]沅、澧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神庙”建筑[J]. 贺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06)
[3]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规模的分布特征[J]. 陈瑞,李凤全,王天阳,朱丽东,叶玮,周国成. 地理学报. 2018(03)
[4]泸溪新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地质背景解读[J]. 李晋. 城市地质. 2017(04)
[5]尊重自然与人文的早期城市规划——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分析[J]. 袁维婧. 建筑与文化. 2016(12)
[6]沅水流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吴波. 怀化学院学报. 2016(10)
[7]三峡古文化衰退、调适及转型的原因分析[J]. 史威,朱诚. 自然杂志. 2016(03)
[8]湘西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J]. 柏道远,姜文,钟响,熊雄. 中国地质. 2015(06)
[9]雪峰造山带及邻区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研究新进展[J]. 柏道远,钟响,贾朋远,熊雄,黄文义,姜文.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5(04)
[10]浅议湖南第四纪环境变迁[J]. 曾方明. 泰山学院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D]. 李枫.南京大学 2014
[2]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D]. 吴立.南京大学 2013
[3]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 笪浩波.华中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分期与分区[D]. 方梦霞.浙江大学 2016
[2]湘西地区战国墓葬初步研究[D]. 杨震.郑州大学 2013
[3]湖南沅水流域传统集镇空间结构研究[D]. 章睿.湖南大学 2012
[4]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D]. 刘恩山.中国海洋大学 2010
[5]洞庭湖流域史前聚落形态研究[D]. 刘顺.湘潭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10777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沅江中下游地区区位图
形成的构造体系主要为雪峰山新华夏系构造亚带、凤凰-古丈新华夏系构造亚带和麻阳-沅陵新华夏系构造盆地等。第四纪以来,区内地壳多有强烈升降,形成南升北降的总的格局,继承性和间歇性明显(如图2-2)。图 2-2 沅江中下游地区地质构造(引自刘永健,2007)
153.2 沅江中下游地区遗址时空分布特征沅江中下游地区的遗址点数量共804处(图3-1),其中旧石器遗址点有117处,集中分布在沅江中游地区,沅江下游仅出现17处,新石器时期沅江下游地区遗址点数量增加到88处,占研究区新石器遗址点总量的57%,沅江中游地区新石器遗址点数为56处,较旧石器时期遗址点数量有所减少,商周时期沅江中游古文化发展迅猛,遗址点367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贵家岗遗址考古发掘简报[J]. 盛伟,龙朝彬,王永彪,朱元妹,杜林慧,段欣,罗希,封剑平,杨盯. 江汉考古. 2018(03)
[2]沅、澧流域新石器时代的“神庙”建筑[J]. 贺辉.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06)
[3]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遗址规模的分布特征[J]. 陈瑞,李凤全,王天阳,朱丽东,叶玮,周国成. 地理学报. 2018(03)
[4]泸溪新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地质背景解读[J]. 李晋. 城市地质. 2017(04)
[5]尊重自然与人文的早期城市规划——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分析[J]. 袁维婧. 建筑与文化. 2016(12)
[6]沅水流域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 吴波. 怀化学院学报. 2016(10)
[7]三峡古文化衰退、调适及转型的原因分析[J]. 史威,朱诚. 自然杂志. 2016(03)
[8]湘西沅麻盆地中新生代构造变形特征及区域地质背景[J]. 柏道远,姜文,钟响,熊雄. 中国地质. 2015(06)
[9]雪峰造山带及邻区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研究新进展[J]. 柏道远,钟响,贾朋远,熊雄,黄文义,姜文.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15(04)
[10]浅议湖南第四纪环境变迁[J]. 曾方明. 泰山学院学报. 2015(06)
博士论文
[1]江汉平原5.5~3.4 kyr BP环境变化及其对古文化演替的影响[D]. 李枫.南京大学 2014
[2]江汉平原中全新世古洪水事件环境考古研究[D]. 吴立.南京大学 2013
[3]长江中游新石器时代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D]. 笪浩波.华中师范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长江中下游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分期与分区[D]. 方梦霞.浙江大学 2016
[2]湘西地区战国墓葬初步研究[D]. 杨震.郑州大学 2013
[3]湖南沅水流域传统集镇空间结构研究[D]. 章睿.湖南大学 2012
[4]雪峰陆内构造系统燕山期构造变形特征和动力学机制[D]. 刘恩山.中国海洋大学 2010
[5]洞庭湖流域史前聚落形态研究[D]. 刘顺.湘潭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107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10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