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古玉器受沁机理初探

发布时间:2021-04-05 12:53
  整个古代世界,除南美洲玛雅地区、新西兰毛利人地区曾有过不长时间的玉文化外,唯有中国的玉文化长盛不衰,绵延八千余年,因此玉文化常被视为中西方文明最古老的分水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之一。最近几十年来,我国各地大量玉器文物的陆续出土,使玉器研究长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物考古学者和博物馆学者从各自学科领域对古玉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地质学者的逐渐介入也为古玉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古玉器的珍贵性和不可还原性,稍有不慎就会对古玉器产生永久的破坏,因此,为了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首先应正确判断出土文物的物理化学性状,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宜的保护条件。从机理层次探讨埋藏环境下古玉器的化学风化过程,将有助于认识出土古玉器内、外层物化性状的形成原因。虽然属于基础研究,但是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拟从模拟溶解实验和出土古玉实物分析两个方面对古玉入土之后的受沁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共同服务于古玉器的保护及科技鉴定事业,以下简述论文的主要工作。第一章首先从考古发掘资料佐证中国玉器的悠久历史、中国玉文化的独一无二,阐明玉器研究的重要意义,指出玉器...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古玉器受沁机理初探


51:世界玉文化分布图

形貌,透闪石玉,加热温度,形貌


中国科学技术人学博十学位论文温24小时,再取出冷却至室温。加热的结果如图2一2所示。Douglas认真分析了她和前人的模拟实验,认为透闪石玉表面裂隙中可能浸入了有机物质,一经加热,这些有机物质碳化而使试样显现黑色。800℃以上时,碳化物质逐渐汽化导致颜色褪色。继续加热至900℃的过程中,硬度略有增大,而900℃以后,因试样十分松脆,而无法测试其硬度。据此,她指出,火烧玉不能达到软化而便于加工的目的。尽管如此她仍承认某些古玉的白化现象与加热有关[53l。龄悔罄颤豁一津·s﹄二甘No-。00下.二寸巴 N0.。000护5.﹄二寸 20.。0005.﹄二寸N卜O。008.二寸入巴‘O。00卜5.﹄上寸闪卜O。0095.﹄二寸入0.。00价P利二中门山nU图2一2:不同加热温度下透闪石玉的形貌Fig.2一 2:TheaPPearaneeoftremolitesheatedtodifferenttemPeratures2).风化(受沁)成因如前所述,一些学者认为,白化现象与古玉埋藏后的受沁过程有关。1974年

中国土壤,酸碱度,酸碱性,长江以南


一定历史时期内,某一地区土壤的酸碱性主要为各种成土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这些因素有气候、母质、生物、地形、时间等,其中气候起着主导作用[51。中国土壤酸碱度的分布如图3一1所示。由图可见,我国土壤的酸碱性范围约在pH=4一9之间,在地理分布上具有“南酸北碱”的地带性分布特点,大体以北纬33“为界。长江以南的土壤多为酸性和强酸性土壤,长江以北的土壤多为中性或碱性土壤l6]。具体说来,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土壤风化和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薛家岗遗址出土古玉器的材质特征[J]. 高飞,冯敏,王荣,吴卫红,王昌燧.  岩矿测试. 2006(03)
[2]神圣与精致 良渚文化文物精品展[J]. 蒋卫东.  收藏家. 2005(09)
[3]凌家滩出土鸡骨白古玉器玉质研究[J]. 朱勤文,张敬国,吴沫.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S1)
[4]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新石器时代闪石类玉器研究[J]. 孙先如,张敬国,汪焕荣,孙瀚,蒋小平,徐勤.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2(S1)
[5]凌家滩出土部分古玉器玉质成分特征[J]. 蔡文静,张敬国,朱勤文,吴沫.  东南文化. 2002(11)
[6]安徽凌家滩出土古玉器软玉的化学成分特征[J]. 朱勤文,张敬国.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2(02)
[7]南极中山站地区粘土矿物高岭石的分布和成因探讨[J]. 曹俊忠,李天杰,陈常松.  极地研究. 1997(04)
[8]牛居地区下第三系砂岩储层中自生高岭石成因分析[J]. 车启鹏,孙洪斌,张凤莲,刘敏,李应暹.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95(03)
[9]矿物溶解的表面化学动力学机理[J]. 谭凯旋,张哲儒,王中刚.  矿物学报. 1994(03)
[10]高邮神居山二号汉墓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四[J]. 闻广.  文物. 1994(05)



本文编号:31196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196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