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宋辽金元墓葬中“开芳宴”图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9 09:20
  “开芳宴”图象是宋辽金元墓葬中常见的装饰图象。它主要是用来表现墓主人夫妇的和睦与恩爱,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理想的家庭模式和正统的道德。“开芳宴”图象包括夫妻对坐宴饮及乐舞两个场面。前者的基本画面构成有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男一女对坐于方桌两侧的椅子上;桌上置有餐具、食品或者花卉;一般男女主人身后各站立一名男女侍者。有时只有一名仆侍出现在画面中。特殊的情况下,仆侍出现于厅堂两侧,送酒送食物;宴席摆设于厅堂上.因此,画面中会出现幔帐、灯檠、屏风等装饰,象征室内。后者有两种形式:一为散曲,一为杂剧。当然,当“开芳宴”图象发展到成熟阶段后又产生了用夫妻对坐宴饮替代整幅画面的简化形式,常常省略了乐舞场面,并一直以此为主要形式。夫妻对坐宴饮还出现了墓主人夫妇故意不出场的形式。这在辽晚期特别盛行。“开芳宴”图象只出现在中原北方地区的墓葬当中。我们又可以把它分为五个小区域,分别是:豫北地区、晋南地区、晋北、河北及内蒙地区、鲁北地区和陕西、甘肃及宁夏渭河沿岸地区。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特色。尤其是前两个区域的图象最为典型和精美。各个地区时间早晚也有差别。豫北地区集中于北宋中期到北宋末期这一时间段。晋南集中于北宋末...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章 “开芳宴”图象的界定
    第一节“开芳宴”图象的意义
    第二节 “开芳宴”图象的组成要素和载体
        一、“开芳宴”图象的基本组成要素
        二、“开芳宴”图象的载体形式
    第三节 “开芳宴”图象举例
        一、山西闻喜寺底金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二、河南登峰黑山沟宋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三、山东济南邢村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四、甘肃天水王家新窑宋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第二章 “开芳宴”图象的区域性
    第一节 豫北地区“开芳宴”图象
        一、该区典型“开芳宴”图象材料
            1、河南登峰高村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2、河南新安宋村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3、河南林县城关宋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4、河南荥阳北宋石棺上的“开芳宴”图象
        二、该区的特点
    第二节 晋南地区的“开芳宴”图象
        一、该区典型“开芳宴”图象材料
            1、山西新绛三林镇宋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2、山西侯马104号金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3、山西绛县下村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二、该区的特点
    第三节 晋北、河北及内蒙地区的“开芳宴”图象
        一、该区典型“开芳宴”图象材料
            1、河北内丘胡里村金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2、北京大兴区青云店辽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3、内蒙赤峰三眼井元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4、内蒙古赤峰元宝山元代壁画墓的“开芳宴”图象
            5、山西大同辽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二、该区的特点
    第四节 鲁东地区的“开芳宴”图象
        一、该区典型“开芳宴”图象材料
            1、山东济南郭店镇元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2、山东济南港沟镇元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3、山东章丘青野元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二、该区的特点
    第五节 陕西、甘肃及宁夏渭河沿岸地区的“开芳宴”图象
        一、该区典型“开芳宴”图象材料
            1、宁夏泾源涝池村宋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2、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中的“开芳宴”图象
        二、该区的特点
第三章 “开芳宴”图象的兴起、发展及衰落
    第一节 “开芳宴”图象的分期
        一、北宋中期到宋末金初
        二、金中期到金末元初
        三、元中期到晚期
    第二节 “开芳宴”图象的产生、发展与衰落轨迹
        一、“开芳宴”图象的产生
        二、“开芳宴”图象的发展与衰落
    第三节 “开芳宴”图象兴起、发展及衰落的原因
        一、“开芳宴”图象的功能
        二、“开芳宴”图象的兴起、发展与衰落
结语
附表
图版一
图版二
图版三
图版四
图版五
图版六
参考文献
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古代壁画传播形式及其兴衰探因[J]. 郑良勤.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2]济南市历城区宋元壁画墓[J]. 刘善沂,王惠明.  文物. 2005(11)
[3]中国墓室壁画发展脉络浅见[J]. 许宝哲.  文物世界. 2005(03)
[4]河南泌阳县宋墓发掘简报[J]. 彭爱杰,余新红,杨新得.  华夏考古. 2005(02)
[5]马村砖雕墓与段氏刻铭砖[J]. 田建文,李永敏.  文物世界. 2005(01)
[6]洛阳宋代墓葬壁画略论[J]. 徐婵菲.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06)
[7]辽金人的忠孝观[J]. 宋德金.  史学集刊. 2004(04)
[8]辽代墓葬形制与分期略论[J]. 董新林.  考古. 2004(08)
[9]济南市司里街元代砖雕壁画墓[J]. 张幼辉,史芸,刘善沂.  文物. 2004(03)
[10]北京大兴区青云店辽墓[J]. 王清林,朱志刚,李华,周宇,王燕玲.  考古. 2004(02)



本文编号:31770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770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f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