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化青铜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15:08
本文关键词:三星堆文化青铜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文明起源的三大标志之一,青铜器在研究中国古代早期文明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古蜀王国起源于四川岷山地区,发展于四川盆地。受封闭的自然环境影响,古蜀王国具有非常独特的特色。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的考古发现,以三星堆遗址为中心的古蜀文明逐渐呈现在世人面前。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和二号祭祀坑出土的青铜器不仅具有鲜明的特色,而且制作非常精美、数量非常可观。本文在丰富的考古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对三星堆出土的青铜面具、青铜人头像、青铜人像、青铜鸟形人像、青铜神树和青铜眼形器进行研究。从总体上厘清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器的发展规律和特征。原始信仰在古蜀王国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结合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来探索古蜀王国的原始信仰,能够更深入地研究古蜀王国原始信仰的特色。古蜀王国地处偏远的西南边陲之地,夏商时期与中原的交流极少,后世也无古蜀王国蜀王世系的记录。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中出土的青铜面具对应着古蜀王国历代蜀王的形象。而从青铜面具出发,结合文献资料,可以推断出古蜀王国蜀王的大致世系。
【关键词】:三星堆 古蜀王国 青铜器 蜀王世系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6.4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绪论6-14
- 第一节 时空范围及相关概念界定6-7
- 第二节 三星堆遗址的自然地理7
- 第三节 三星堆遗址的发掘经历及发掘成果7-8
- 第四节 文献综述8-12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12-14
- 第二章 类型学分析14-40
- 第一节 青铜面具的类型学分析14-19
- 第二节 青铜人头像的类型学分析19-24
- 第三节 青铜人像的类型学分析24-31
- 第四节 青铜鸟形人像的类型学分析31-33
- 第五节 青铜神树的类型学分析33-36
- 第六节 青铜眼睛形器类型学分析36-40
- 第三章 三星堆青铜器与古蜀王国的原始信仰40-48
- 第一节 从三星堆青铜器看古蜀王国的自然信仰40-45
- 第二节 从三星堆青铜器看古蜀王国的祖先信仰45-46
- 第三节 从三星堆青铜器看古蜀王国的图腾信仰46-48
- 第四章 三星堆青铜器与蜀王世系研究48-53
- 第一节 青铜圆脸人面具与古蜀女王嫘祖48-49
- 第二节 青铜方脸人面具与蜀王49-50
- 第三节 长耳纵目人面具与蜀王蚕丛氏50-51
- 第四节 神人神鸟面具与蜀王51-53
-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8
- 致谢58-59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道军;;从三星堆青铜神树到金沙太阳神鸟[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冯广宏;;三星堆残身鸟足人像考[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1年00期
3 任小溪;;水因素与鸟类崇拜——试析三星堆面具和头像形象所蕴含的思想观念[J];德州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李社教;;太阳崇拜与三星堆文化的造型艺术[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5 李社教;;论三星堆文化造型艺术中的人鸟组合图式[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广汉三星堆遗址[J];考古学报;1987年02期
7 陈显丹;;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概况、初步分期——兼论“早蜀文化”的特征及其发展[J];南方民族考古;1990年00期
8 王家yP;江甸潮;;四川新繁、广汉古遗址调查记[J];考古;1958年08期
9 段渝;;从三星堆文化看古代文明的本质特征[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10 彭元江;;三星堆青铜树“一龙·九鸟·十二果”析[J];文史杂志;2011年01期
本文关键词:三星堆文化青铜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9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18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