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图案瓦当的变迁与先秦到秦汉期间审美意识的演进

发布时间:2021-05-22 01:12
  在我国建筑史上,瓦当的使用标志着人类居住环境告别了原始简陋的茅草屋,逐步向宽敞明亮的陶质敷瓦方式过渡,这是建筑史一次巨大的飞跃,更是人们精神世界不断丰富的真实写照。本文以最近出土的瓦当图案为切入点,通过文献研究、深入考古现场实地调查,基于对不同时期瓦当图案的对比分析,揭示从先秦到秦汉时期人们审美观的变迁,挖掘华夏文明的深刻内涵。本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对本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思路进行了必要的交代;第二章阐述了瓦当图案的起源、变迁与审美内涵,勾勒出围绕图案瓦当展开的学术研究的脉络,通过对大量瓦当图案的对比分析,找到瓦当图案的演进规律;第三章探讨瓦当图案的设计构造及其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分析了不同时期瓦当图案所反映的深刻审美内涵。第四章是结论部分,通过瓦当图案的演变揭示了先秦到西汉审美观念从神性崇拜到理性现实生活,再进入大一统的精神世界的过程和规律,特别强调了社会意识与现实生活对瓦当图案演变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遥远的古代已经随风逝去,今天通过瓦当图案——这个凝聚了古代人文精神的产物,我们可以探寻中国审美意识及审美观发展的路径,揭示先秦到秦汉时期人们丰富多采的精神世界。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一章 审美意识是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
    1.1 审美意识是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对象
    1.2 作为审美意识物化形态的瓦当图案
第二章 瓦当图案的演变
    2.1 审美意识的变迁影响瓦当图案的改变
    2.2 受审美意识支配的图案内涵
第三章 审美意识与瓦当图案的表现形式
    3.1 重环纹背后的世界—商周审美意识中的神性色彩
        3.1.1 神性审美意识中的生命崇拜
        3.1.2 神性审美意识的解体
    3.2 天道远 人道近—人性审美意识的觉醒
    3.3 走向现实—人性审美意识的延伸
    3.4 天人感应—人性审美意识的回流
        3.4.1 龙飞凤舞—图案瓦当的最高形式
        3.4.2 天命重现—审美意识的回流
第四章 结论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2006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006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f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