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余杭南山元代摩崖造像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6 08:31
  杭州余杭南山造像群作为元代造像群,至今保存完好,并有清晰可辩的元代题记,但却缺少相关的深入研究。在南山的12龛造像中,存在许多十分有特色的造像,如单尊弥陀来迎像,佛首造像,动物作为装饰的观音造像,“尊华宿王智佛”造像,以及属于道教系统的真武大帝造像等,由这些不常见的造像方式可见南山造像代表了某一地区或者某一类人群的审美以及文化体现。经过方志的查找、历史的考证、图像的对比认为南山造像出现特殊造像的原因均与民间信仰,或是实际功用有关。将佛像精简化、实用化、以及使用当地的流行图案,是南山造像的一大特色。与杭州著名的飞来峰造像相比,余杭南山的造像更具有地方性、本土性,对于江浙地区目前宋代造像遗存不多的情况下,南山造像群是目前研究宋元浙西地区佛教艺术的极佳案例。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0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成果回顾
    三、价值与意义
第一章 元代名山:余杭南山与南山摩崖造像群
    第一节 元代白云宗与其势力下的余杭南山
    第二节 南山的十二龛元代摩崖造像
第二章 民间瑞像:杭州地区“佛首造像”溯源
    第一节 杭州地区出现不完整佛塑像
    第二节 此尊造像并非半身像而应为来源于五台山的“佛首瑞像”
    第三节 南山佛首造像与杭州大佛头的关系
第三章 世俗净土:南山造像中的“流行图案”
    第一节 从“十六观”中发展出现的弥陀新图像
    第二节 南山造像对宋元江南来迎像的继承
    第三节 “三尊像”与观音持钵像身份猜疑
第四章 指向此岸:造像的当地实用功能
    第一节 有关南山造像4号龛中海兽图样的疑问
    第二节 造像中的动物图案实为来自于民间流行的“犀牛望月”图样
    第三节 南山造像第4号龛所具有的镇水功能
第五章 多元皆容:佛道共存与小众佛信仰
    第一节 真武大帝的镇水去病灭火神力
    第二节 杭州地区宋元以来的真武信仰
    第三节 其他佛的净土往生崇拜
第六章 本土继承:南山造像中的宋时杭州造像图样
    第一节 南山造像中对于宋代江南来迎图像的继承
    第二节 南山造像所体现的是宋时杭州本土信仰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杭州余杭南山元代造像相关问题的探讨[J]. 赖天兵.  杭州文博. 2016(02)
[2]“犀牛望月”镜小考[J]. 郭学雷.  装饰. 2016(08)
[3]蒙元时代真武——大黑天故事文本流传考[J]. 马晓林.  藏学学刊. 2014(00)
[4]《西湖清趣图》所绘为宋末之西湖[J]. 郑嘉励.  杭州文博. 2014(01)
[5]《西湖清趣图》为南宋院画考[J]. 陈珲.  杭州文博. 2014(01)
[6]铁牛镇水纹铜镜纹饰题材研究[J]. 于力凡.  首都博物馆论丛. 2012(00)
[7]宋、金吴牛喘月故事镜的命名与文化内涵考说[J]. 杨玉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2(07)
[8]元代白云宗译刊西夏文文献综考[J]. 孙伯君.  文献. 2011(02)
[9]瓶窑南山摩崖三龛造像[J]. 赖天兵.  东方博物. 2009(02)
[10]天马与水神[J]. 毛民.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7(01)



本文编号:32060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060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1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