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及相关遗址出土双大耳罐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21:19
双大耳罐是分布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中极具特征的标识性器物。通过对双大耳罐进行系统的类型学研究,结合地层关系、形制特征,将其划分为四期七段,并梳理出双大耳罐产生、壮大、鼎盛和衰落的发展演变进程。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周邻文化出土双大耳罐的详细对比,较为深入地探讨了齐家文化双大耳罐的源流、影响、用途等问题。齐家文化双大耳罐来源于菜园文化,向外输出到客省庄二期、西城驿和朱开沟文化的地域范围,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游牧民族双耳罐。双大耳罐主要用途为饮水(汤)器和墓葬随葬品,兼或产生了明器化的现象。
【文章来源】:四川文物.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甲类C型双大耳罐
乙类D型双大耳罐
甲类双大耳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谈齐家文化双大耳罐的相关问题[J]. 刘思文. 学园. 2015(31)
[2]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 陈国科,张良仁,王鹏,王辉,李延祥. 考古. 2015(10)
[3]民和喇家遗址碳十四测年及初步分析[J]. 张雪莲,叶茂林,仇士华,钟建. 考古. 2014(11)
[4]甘肃民乐五坝史前墓地发掘简报[J]. 韩翀飞,马智全,王永安,方志军. 考古与文物. 2012(04)
[5]甘肃酒泉干骨崖墓地的发掘与收获[J]. 李水城,水涛. 考古学报. 2012(03)
[6]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 毛瑞林,钱耀鹏,赵雪野,谢焱,朱芸芸,周静,朱超,周艳明,郭军涛,郭正军,林洪,杨昔康,权敏,李卓,胡刚,邓普迎,张鑫,白茚俊,景闻. 文物. 2009(10)
[7]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J]. 谢崇安. 考古学报. 2005(02)
[8]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J]. 任小燕,王国道,蔡林海,何克洲,叶茂林. 考古. 2002(12)
[9]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J]. 张忠培,杨晶. 北方文物. 2002(03)
[10]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J]. 许淑珍. 考古. 1996(08)
博士论文
[1]西北地区彩陶文化研究[D]. 任瑞波.吉林大学 2016
[2]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早期青铜时代遗存研究[D]. 陈小三.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D]. 周静.西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5938
【文章来源】:四川文物. 2020,(05)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18 页
【部分图文】:
甲类C型双大耳罐
乙类D型双大耳罐
甲类双大耳罐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略谈齐家文化双大耳罐的相关问题[J]. 刘思文. 学园. 2015(31)
[2]甘肃张掖市西城驿遗址2010年发掘简报[J]. 陈国科,张良仁,王鹏,王辉,李延祥. 考古. 2015(10)
[3]民和喇家遗址碳十四测年及初步分析[J]. 张雪莲,叶茂林,仇士华,钟建. 考古. 2014(11)
[4]甘肃民乐五坝史前墓地发掘简报[J]. 韩翀飞,马智全,王永安,方志军. 考古与文物. 2012(04)
[5]甘肃酒泉干骨崖墓地的发掘与收获[J]. 李水城,水涛. 考古学报. 2012(03)
[6]甘肃临潭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发掘简报[J]. 毛瑞林,钱耀鹏,赵雪野,谢焱,朱芸芸,周静,朱超,周艳明,郭军涛,郭正军,林洪,杨昔康,权敏,李卓,胡刚,邓普迎,张鑫,白茚俊,景闻. 文物. 2009(10)
[7]略论西南地区早期平底双耳罐的源流及其族属问题[J]. 谢崇安. 考古学报. 2005(02)
[8]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00年发掘简报[J]. 任小燕,王国道,蔡林海,何克洲,叶茂林. 考古. 2002(12)
[9]客省庄文化单把鬲的研究——兼谈客省庄文化流向[J]. 张忠培,杨晶. 北方文物. 2002(03)
[10]青海化隆县半主洼卡约文化墓葬发掘简报[J]. 许淑珍. 考古. 1996(08)
博士论文
[1]西北地区彩陶文化研究[D]. 任瑞波.吉林大学 2016
[2]河西走廊及其邻近地区早期青铜时代遗存研究[D]. 陈小三.吉林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磨沟齐家文化墓地分期分区及相关问题研究[D]. 周静.西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59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35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