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北朝隋唐时期房形石椁门宇纹饰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14:4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是不可或缺的元素,围绕"事死如事生"观念产生的房形石椁之上的门宇纹饰同样与墓主人身份地位、兴趣爱好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紧密关联。椁身、椁门与墓门纹饰具有一致性,三者纹饰或呼应或互补,共同构成墓葬宅第。北朝椁门纹饰自由且无阶级区分,而唐朝却愈趋僵化且有明显阶层性。北朝隋唐的椁门纹饰发展经历了北魏太安元年至北魏分裂、北魏分裂至唐朝建国、唐朝建国至武后退位、唐中宗时期及以后四个阶段。椁门从自由散漫到墓葬信仰的符号,最后随着石椁的没落而消失,其纹饰是当时墓葬观念的集中体现,更是社会文化的反映。 

【文章来源】: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19(01)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北朝隋唐时期房形石椁门宇纹饰基础研究


薛儆墓椁门持笏宦官[22]

门钉,佛教,配件,宦官


图1 薛儆墓椁门持笏宦官[22]第二类是以门宇配件为主的石椁门宇,有宋绍祖墓、大同智家堡墓、史君墓、虞弘墓、李静训墓、秦守一墓、武氏墓、杨思勖墓共7具石椁的门宇,门宇配件包括门钉、铺首和门锁。其中门钉最初多使用在佛教建筑上,而北魏统治阶层极崇佛教,门钉可能因此流行[35]。门钉还因加固门扇、增加庄严性的功用而逐渐在城门、宫门和殿门上被广泛使用。北朝隋唐椁门上出现门钉正能体现这一趋势,这一时期距史籍记载最早出现门钉的时间,即公元467年不远,足见其发展之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唐乾陵陪葬墓石椁线刻画分析——以线刻人物画为主[J]. 李青峰,赵海荣.  文博. 2017(01)
[2]北魏尉迟定州墓石椁封门石铭文[J]. 殷宪,刘俊喜.  文物. 2011(12)
[3]新发现的唐武令璋石椁和墓志[J]. 王勇刚,白保荣,宿平.  考古与文物. 2010(02)
[4]陕西铜川市唐窦及墓发掘简报[J]. 马志军,张汉文,孙顺杰,文辉,陈小杰,王建域,王俊华,杨智毅,岳友军,孙晓智.  考古与文物. 2009(03)
[5]门钉的起源、发展与礼制关系考略[J]. 朱庆征.  文物世界. 2007(03)
[6]西安北周凉州萨保史君墓发掘简报[J]. 杨军凯,孙武,刘天运,邓来善,郝顺利,张红仓.  文物. 2005(03)
[7]大同智家堡北魏墓棺板画[J]. 刘俊喜,高峰.  文物. 2004(12)
[8]唐桥陵陪葬墓睿宗贤妃王芳媚墓志考略[J]. 孙怀彦,李百福.  考古与文物. 2003(03)
[9]大同市北魏宋绍祖墓发掘简报[J]. 刘俊喜,张志忠,左雁.  文物. 2001(07)
[10]唐契苾明墓发掘记[J]. 解峰,马先登.  文博. 1998(05)

硕士论文
[1]北魏平城出土石葬具研究[D]. 王秀玲.山西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36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36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f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