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古代高昌佛塔及佛寺中心塔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04:03
  通过对古代高昌地区的佛塔和中心塔柱的类型学分析,可以发现高昌最早的佛塔产生于4~5世纪的十六国时期,是受楼兰和龟兹两个地区的佛塔和中心塔柱影响而产生的新样式;高昌地区的佛塔和塔柱有着自身的发展演变轨迹,总的变化规律是不断增加塔基的层数和每层开龛的数目,这种样式是龟兹中心塔柱发展成云冈模式中心塔柱的过渡形式。 

【文章来源】:西域研究.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古代高昌佛塔及佛寺中心塔柱研究


吐峪沟36窟佛塔(1909年)(4)

示意图,佛塔,犍陀罗,示意图


二 高昌佛塔和中心塔柱的类型西域地区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的主要渊源是贵霜王朝时期的犍陀罗地区,佛塔形制的渊源也是一样。贵霜时期犍陀罗地区的佛塔大致出现于公元前后,和印度早期的佛塔形制已有区别,最主要变化是把塔基和塔身增高,在塔基和圆柱形塔身上浮雕佛传、本生故事和小坐佛。(8)早期佛塔的形制在小乘佛教的律典《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八有记载:“应可用砖两重作基,次安塔身,上安覆钵,随意高下。上置平头,……中竖轮竿,次著相轮……”说一切有部流行于西北印度和中亚地区,是部派佛教时期的重要流派,这个记载是对当时窣堵坡塔的真实描述。以犍陀罗地区1世纪佛塔为例(图2),我们知道佛塔的组成从下往上依次为方形塔基(vedika),圆柱形塔身(Karandaka,外文著作或称为鼓身the cylinder drum),半球形覆钵(Kumbha),方龛形平头(Harmika),相轮伞盖(Chattra),部分佛塔在塔基下面还建低矮的台座。塔身一般是圆鼓形或圆柱形,和半球形覆钵连在一起,有时为区分这两部分,会在连接处装饰一圈凸起的饰带以示区分。国内的一些论述中,因有些佛塔的塔基很高且有多层,误把塔基称为塔身,而把最下方低矮的台座认为是塔基。从印度至中亚的窣堵坡发展演变看,这是错误的认识。本文中的塔身仅指佛塔覆钵之下圆柱形这一部分,其下面方形的基座称为塔基,塔基下方为台座。

塔柱,高昌,佛堂,佛像


6. C-II型:方形塔柱正面塑一高大佛像,其余三面和C-I型一致,底层较高,各开多个大龛,上面各层开多个小龛。如高昌故城β-A佛堂的中心塔柱(图9,塔柱正面已残毁,现为近年修补)。该塔柱残高约14米,塔基边长10.60米。 格伦威德尔报告中记载塔柱正面(东壁)残存佛像脚部,现已不存在。塔柱南壁有四层佛龛,最底下一层有三个大佛龛,高1.50米,宽1.38米;上面三层为小佛龛,每层有5个佛龛,每个佛龛高80厘米,宽55厘米。佛龛为圆拱马蹄形,内为坐佛像,彩绘圆形头光和身光尚存(图10)。塔柱西壁尚存部分佛龛,北壁已残。图10 高昌故城β-A佛堂中心塔柱侧壁佛龛(18)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昌早期石窟的分期和年代[J]. 林立.  文博. 2019(03)
[2]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J]. 陈凌,李裕群,李肖.  考古. 2012(01)
[3]新疆鄯善县吐峪沟东区北侧石窟发掘简报[J]. 陈凌,李裕群,李肖.  考古. 2012(01)
[4]米兰佛寺考[J]. 林立.  考古与文物. 2003(03)
[5]武威天梯山早期石窟分期试论[J]. 暨远志.  敦煌研究. 1997(01)
[6]张掖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J]. 暨远志.  敦煌研究. 1996(04)
[7]酒泉地区早期石窟分期试论[J]. 暨远志.  敦煌研究. 1996(01)
[8]关于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复原草图的说明[J]. 杨鸿勋.  文物. 1992(09)



本文编号:3242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42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