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离石安国寺佛传故事壁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6 09:54
  山西吕梁市离石区安国寺佛殿东西两壁所绘的佛传故事壁画,是山西省保存较为完好的清代佛传故事壁画之一。壁画内容丰富,从内容到排列都极具特色,折射出许多清代的社会思想,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清代的政治文化和人文思想提供了图像依据。从壁画构图排列来看,安国寺佛传故事壁画采用连环画式构图,但与其他寺庙中的佛传故事不同,它并没有按照顺序排列,而是将壁画整体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为释加牟尼成佛后的故事,下半部分为释加牟尼成佛前的故事;从壁画内容上看,安国寺壁画突出描绘了释加牟尼准备成佛时与家人告别的部分,另外还绘有“燃灯授记”的场面,以及因缘故事“鬼母寻子”等,这在其他寺庙中的佛传故事壁画并不常见。从壁画艺术特色上看,安国寺佛传故事壁画采用工笔重彩的画法,以石青、朱砂、石绿、墨色为主,颜色艳丽,形象生动,且保存完整。因此,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并查阅文献资料,将从五个方面对安国寺佛殿佛传故事壁画进行分析:首先是绪论,论述了笔者选择安国寺佛传故事壁画进行研究的目的、意义,以及对于安国寺佛传故事壁画的研究现状;第一章为安国寺的寺庙概况及历史;第二章为对安国寺佛传故事壁画内容的描述,对画面中较其他壁画特殊的图像加以阐...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离石安国寺佛传故事壁画研究


安国寺全景乌崖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岩石分层,颜色为红白相间

壁画,安国,碑记


?胫鞯睢?钟鼓楼和铜塔一起围城寺院主院落。鼓楼下方为一个长方形的小院,这是清代于成龙的生祠。院落的上层为关帝阁,南北分别为硬山和券棚两种建筑形式,后禅院的底端为于成龙的读书楼,其在步入仕途前曾在此苦读六年,两层硬山式,为南北向建筑。读书楼的两侧分别是千佛阁和藏经楼。前院配殿后又修两层东西向券棚顶洞宾楼。这种“关帝”、“吕祖”同时在佛教寺院中出现的情况,也正体现了我国佛道共存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发展,安国寺也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于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图1.2壁画所在佛殿图1.3佛殿供奉“三身佛”1.2安国寺历史1.2.1安国寺历史沿革根据佛殿前的碑记(图1.4)记载,可知安国寺始建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县治西南二十里有乌崖山,翠柏绕崖,幽□葱蒨,别有天地。相传大唐贞观十一年昌化公主创建安吉寺”①(图1.5),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因有镇西人王公佐在山顶筑寨,称“安国王”,所以该寺改名为“安国寺”,“梁武二十四年重建都纲智,逯至大宋嘉祐三年,镇西人王公佐立为安国砦开演重建改为安国寺”②(图1.6)。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因遭兵祸,僧众离散,寺观毁坏,“于大元至正二十八年,遭遇数天□驱掳,人民飘零,僧□溃散”③;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万松和尚云游此地,见寺庙坍塌,发愿重修,但未完成便圆寂,“于大明国洪武二十一年,有万松和尚云游回,见寺倒塌......未成,缘浅而福薄幼,不久受尽圆寂,不能工①大清宣统元年立.重建安国寺碑记.现存于安国寺内.②大明万历四十八年立.重建安国寺碑记.现存于安国寺内.③大明隆庆五年立.重建安国寺碑记.现存于安国寺内.

安国,碑记,寺院,和尚


和铜塔一起围城寺院主院落。鼓楼下方为一个长方形的小院,这是清代于成龙的生祠。院落的上层为关帝阁,南北分别为硬山和券棚两种建筑形式,后禅院的底端为于成龙的读书楼,其在步入仕途前曾在此苦读六年,两层硬山式,为南北向建筑。读书楼的两侧分别是千佛阁和藏经楼。前院配殿后又修两层东西向券棚顶洞宾楼。这种“关帝”、“吕祖”同时在佛教寺院中出现的情况,也正体现了我国佛道共存的特点。经过漫长的发展,安国寺也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于2001年6月25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图1.2壁画所在佛殿图1.3佛殿供奉“三身佛”1.2安国寺历史1.2.1安国寺历史沿革根据佛殿前的碑记(图1.4)记载,可知安国寺始建于贞观十一年(637年),“县治西南二十里有乌崖山,翠柏绕崖,幽□葱蒨,别有天地。相传大唐贞观十一年昌化公主创建安吉寺”①(图1.5),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因有镇西人王公佐在山顶筑寨,称“安国王”,所以该寺改名为“安国寺”,“梁武二十四年重建都纲智,逯至大宋嘉祐三年,镇西人王公佐立为安国砦开演重建改为安国寺”②(图1.6)。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因遭兵祸,僧众离散,寺观毁坏,“于大元至正二十八年,遭遇数天□驱掳,人民飘零,僧□溃散”③;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万松和尚云游此地,见寺庙坍塌,发愿重修,但未完成便圆寂,“于大明国洪武二十一年,有万松和尚云游回,见寺倒塌......未成,缘浅而福薄幼,不久受尽圆寂,不能工①大清宣统元年立.重建安国寺碑记.现存于安国寺内.②大明万历四十八年立.重建安国寺碑记.现存于安国寺内.③大明隆庆五年立.重建安国寺碑记.现存于安国寺内.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寺院壁画艺术特色之比较——以瞿昙寺壁画为例[J]. 王青.  美与时代(上). 2017(05)
[2]敦煌莫高窟第76窟八塔变佛传图像源流探讨[J]. 陈清香.  敦煌研究. 2017(02)
[3]青海瞿昙寺壁画艺术风格特点与成就探究[J]. 胡卫国.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7(02)
[4]太谷净信寺三佛殿壁画图像学研究[J]. 武丽敏.  长治学院学报. 2016(06)
[5]龟兹石窟佛传壁画与佛神通力——兼论龟兹石窟涅?题材故事画[J]. 苗利辉.  敦煌研究. 2015(05)
[6]五台山南山寺佛传故事画考释[J]. 邢莉莉.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11(02)
[7]犍陀罗佛传浮雕与克孜尔佛传壁画之“释迦诞生”图像比较[J]. 耿剑.  美术观察. 2005(04)
[8]"粉本"、"样"与中国古代壁画创作——兼谈中国古代的艺术教育[J]. 张鹏.  美苑. 2005(01)
[9]山西平遥镇国寺三佛楼佛传故事壁画考略——兼谈山西佛传故事壁画发展脉络[J]. 姚雅欣.  古建园林技术. 2004(04)
[10]北朝佛传雕刻所见佛教美术的东方化过程——以诞生前后的场面为中心[J]. 李静杰.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4(04)

博士论文
[1]释迦牟尼佛神话研究[D]. 赵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8
[2]明代佛传故事画研究[D]. 邢莉莉.中央美术学院 2008

硕士论文
[1]山西平遥县明清佛寺壁画调查研究[D]. 董思君.淮北师范大学 2018
[2]双林寺释迦殿佛传故事悬塑研究[D]. 董慈红.华中师范大学 2018
[3]山西清代现存佛传壁画调查与研究[D]. 田宏亮.山西师范大学 2017
[4]繁峙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研究[D]. 胡潇泓.山西大学 2012
[5]甘肃永登妙因寺明代佛传壁画探究[D]. 米德昉.西北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68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68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6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