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仪式佛教的图像——莫高窟第61窟炽盛光佛巡行图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1-07-14 04:00
敦煌莫高窟第61窟甬道南北壁两铺大型炽盛光佛巡行图壁画,作为后期重绘的壁画,对其时代的判定有元、西夏两种观点,其中持元代说者以"元代西夏遗民营建"说为代表,但经仔细观察画面细节,作些辨析,持主流意见的西夏说更能成立,而由西宁王速来蛮主导营建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作为炽盛光佛变相的特例,画面反映出来的炽盛光佛巡行和本地僧团送、迎的场面,是重绘壁画时受西夏仪式佛教影响的结果,是西夏佛教重实践、重仪轨的图像记忆。而炽盛光佛星曜信仰浓厚的国家倾向,结合西夏佛教的官方特色,以及西夏时期沙州所处的社会背景,可以看到西夏人在第61窟的重绘活动,实际有地方官府和佛教界对国家和地方消灾祈福的强烈表达。
【文章来源】:四川文物.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0 页
【部分图文】:
黑水城出土夏汉合璧榜题绘画
助缘僧榜题文字夏汉对译,之前我们认为这一书写方式当属西夏时代特征,杨文则认为夏汉合璧形式主要流行于西夏统治时期,与史实不符,进而列举元代以多体六字真言为代表的资料,认为西夏国时代,由于民族歧视政策的存在,汉人尤其是汉僧,社会地位低下,一般不会出现西夏文与汉文题铭合璧而书的情况,这一状况直到元代才有所改变。图二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北壁炽盛光佛回归图
图一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出行图按照杨文的观点,西夏时期由于汉人、汉僧地位低下,影响了汉文的使用和流行。汉文在西夏的使用和流行可以说是历史常识,似乎没必要讨论。《西夏书事校证》卷一二:
本文编号:3283367
【文章来源】:四川文物. 2020,(03)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20 页
【部分图文】:
黑水城出土夏汉合璧榜题绘画
助缘僧榜题文字夏汉对译,之前我们认为这一书写方式当属西夏时代特征,杨文则认为夏汉合璧形式主要流行于西夏统治时期,与史实不符,进而列举元代以多体六字真言为代表的资料,认为西夏国时代,由于民族歧视政策的存在,汉人尤其是汉僧,社会地位低下,一般不会出现西夏文与汉文题铭合璧而书的情况,这一状况直到元代才有所改变。图二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北壁炽盛光佛回归图
图一莫高窟第6 1 窟甬道南壁炽盛光佛出行图按照杨文的观点,西夏时期由于汉人、汉僧地位低下,影响了汉文的使用和流行。汉文在西夏的使用和流行可以说是历史常识,似乎没必要讨论。《西夏书事校证》卷一二:
本文编号:3283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283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