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31 12:23
磁州窑是宋金元时期我国北方最大的一个民间瓷窑,它是以古磁州境内的窑场为中心,包括了河北、河南、山东、陕西等的许多窑场所形成的庞大窑系。磁州窑是生产民众日常使用的生活器具的窑场,和民众的关联是密切而广泛的。并以其粗犷、豪放、质朴的风格闻名于世。近些年来,一些学者以实地工作为基础对磁州窑进行了专题和深入的研究,集中的对某一时代或某一窑口的产品种类、装饰题材、装饰手法和工艺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多有精妙的见解。本文在窑址、墓葬发掘资料和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传世器物,对宋金元时期磁州窑系的吉祥图案进行了整理,并借鉴前人的成果,对其吉祥图案的主题分类、分期变化、影响及其审美特征等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和探讨。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介绍磁州窑系的名称、历史、窑场分布状况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进行主题分类和历史分期,主要分为祈子延寿、功名利禄、驱邪禳灾、招福纳吉、高洁品质五大类,并且每个大类都又详细分类,分别进行阐述;第三部分,结合上述资料,分别介绍唐长沙窑,宋、金、元时期,工艺、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对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以及磁州窑吉祥图案对明清青花、五彩和斗彩瓷的影响...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磁州窑概述
第二节 磁州窑研究回顾及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分类及分期
第一节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分类
一、祈子延寿类
二、功名利禄类
三、驱邪禳灾类
四、招福纳吉类
五、高洁品质类
第二节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分期
一、北宋
二、金
三、元
第三章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影响因素探讨
第一节 长沙窑装饰图案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第二节 同时期艺术门类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一、丝织工艺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二、漆器工艺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三、金属工艺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四、绘画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五、书法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第三节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对明清装饰图案的影响
第四章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真、善、美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追求和谐的审美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瓷上的龙纹[J]. 孙琦. 东南文化. 2000(02)
[2]山西长治八义窑试掘报告[J]. Kiln of the Jin Dynasty in Changzhi,Shanxi. 文物季刊. 1998(03)
[3]论磁州窑系瓷器的装饰艺术[J]. 罗平. 江汉考古. 1997(04)
[4]山东莒南化家村遗址试掘[J]. 崔大勇. 考古. 1989(05)
[5]宁夏灵武县磁窑堡瓷窑址发掘简报[J]. 张连喜,杨国忠,马文宽. 考古. 1987(10)
[6]山西浑源县界庄窑[J]. 李知宴. 考古. 1985(10)
[7]吉州窑彩绘艺术及其影响[J]. 陈定荣. 文物. 1985(08)
[8]河南鲁山段店窑[J]. 李辉柄,李知宴. 文物. 1980(05)
[9]宋磁州窑综论[J]. 冯先铭. 人文杂志. 1980(01)
[10]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磁村古窑址试掘简报[J]. 文物. 1978(06)
本文编号:3313461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一节 磁州窑概述
第二节 磁州窑研究回顾及研究方法与意义
一、研究回顾
二、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二章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分类及分期
第一节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分类
一、祈子延寿类
二、功名利禄类
三、驱邪禳灾类
四、招福纳吉类
五、高洁品质类
第二节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分期
一、北宋
二、金
三、元
第三章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影响因素探讨
第一节 长沙窑装饰图案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第二节 同时期艺术门类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一、丝织工艺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二、漆器工艺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三、金属工艺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四、绘画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五、书法对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影响
第三节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对明清装饰图案的影响
第四章 宋金元磁州窑吉祥图案的美学特征
第一节 真、善、美的审美理想
第二节 追求和谐的审美情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陶瓷上的龙纹[J]. 孙琦. 东南文化. 2000(02)
[2]山西长治八义窑试掘报告[J]. Kiln of the Jin Dynasty in Changzhi,Shanxi. 文物季刊. 1998(03)
[3]论磁州窑系瓷器的装饰艺术[J]. 罗平. 江汉考古. 1997(04)
[4]山东莒南化家村遗址试掘[J]. 崔大勇. 考古. 1989(05)
[5]宁夏灵武县磁窑堡瓷窑址发掘简报[J]. 张连喜,杨国忠,马文宽. 考古. 1987(10)
[6]山西浑源县界庄窑[J]. 李知宴. 考古. 1985(10)
[7]吉州窑彩绘艺术及其影响[J]. 陈定荣. 文物. 1985(08)
[8]河南鲁山段店窑[J]. 李辉柄,李知宴. 文物. 1980(05)
[9]宋磁州窑综论[J]. 冯先铭. 人文杂志. 1980(01)
[10]山东淄博市淄川区磁村古窑址试掘简报[J]. 文物. 1978(06)
本文编号:33134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1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