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中都区域官窑形制与砖石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3 00:42
明中都乔涧子官窑区及皇陵出土的遗存器物繁多,其艺术范式属我国传统宫廷工艺美术的典范,亦是明清宫室工艺美术及建筑装饰技术的源流地。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明中都区域官窑形制与砖石特征进行考察、勘测与记录,从艺术造物的视角来合理认知明中都乔涧子区域及皇陵出土器物的装饰审美,了解其上承唐宋元代,下启明清时期的应有地位及价值,以此促进学界对本地明早中期遗存造物艺术范式的广泛关注。
【文章来源】: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明中都字砖
明中都的恢宏建制及砖瓦制造的巨大数量,反映着元末明初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传统的书法艺术也在对正统“中和”思想的不断颠覆中遭受着剧烈的变化,个性解放的书学思潮是明代书法的时代特征。明中都砖字其形格不一,但皆体现出中书写形格的奇趣之势,在艺术范式上对“重心”“顺其性而作”及“以情胜理”美学观的具体表达已有所形成。笔者认为明中都砖字各式书风,初步矫正了唐宋至元代因帖学过于“纯熟”而“婉丽”所派生的一些俗弊。字砖书写形格的各具特色,体现中国元末明初社会对资本萌芽、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及文化个性思想解放的向往和实践发端。物质形态的多样范式为书法艺术的发挥媒介拓宽及其范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字砖的实证中可观察,其书法形格承启了唯个性是尊、唯心情是尊、张扬个我性情的极致、存在寻求以“虚白”和“丑书”为美的审美情趣的时风。而明代书家王宠便是以此发端体会虞字结体的“虚白”之处,进一步加深了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道逸、奕奕动人的书法艺术手法,艺术效果更甚。图2 明中都字砖
图2 明中都字砖而在明中都字砖艺术范式表现上也存在着事物的两面性,中都砖文形格已存在“台阁体”的明显范式。“台阁体”从明初开始形成,于宋克、宋燧、宋广有所发展,到沈度、沈粲不断衍变。百余年而成形的“台阁体”书法,为科举入仕提供了一种标本模式的书体,这是一种形式死板格式固定的“八股”样板,在流通中成为一种官样文书的楷书样式,自然而然地也被用在了明中都都城建设的材料和工程之上。“台阁体”艺术造诣不高,美审范式相对低,倒是从各个地方负责砖石材料制作官员为皇帝服务及书写中的那种“君臣”关系,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皇权对士人精神专制的高压性,个性被扭曲,人性被泯灭,精神被戕害,书法已沦为集权政治的附庸。因而明中叶以后徐渭书风的出现,波澜迭起,大气磅礴,对传统“理法”是一次冲决。它为清代书学的发展做了物质性的铺垫,使清人在书法创作实践中有物可寻、有东西可参照:那种“醉酒巫风”式的笔致,在“雅俗”之间可向两极深度发展,市民精神与文人精神皆可从中寻得。书法发展到清代,宋、明的书学的美学思想仍在继承发展,近代的新思潮也开始涌入。清代书法一半是做着对古代书法美学的总结工作,一半是做着对新书风的开启工作,所以清末的书坛,学说繁杂,思想纷呈[4]。
本文编号:3318589
【文章来源】: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0,(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明中都字砖
明中都的恢宏建制及砖瓦制造的巨大数量,反映着元末明初经济基础到意识形态的深刻变化。传统的书法艺术也在对正统“中和”思想的不断颠覆中遭受着剧烈的变化,个性解放的书学思潮是明代书法的时代特征。明中都砖字其形格不一,但皆体现出中书写形格的奇趣之势,在艺术范式上对“重心”“顺其性而作”及“以情胜理”美学观的具体表达已有所形成。笔者认为明中都砖字各式书风,初步矫正了唐宋至元代因帖学过于“纯熟”而“婉丽”所派生的一些俗弊。字砖书写形格的各具特色,体现中国元末明初社会对资本萌芽、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及文化个性思想解放的向往和实践发端。物质形态的多样范式为书法艺术的发挥媒介拓宽及其范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字砖的实证中可观察,其书法形格承启了唯个性是尊、唯心情是尊、张扬个我性情的极致、存在寻求以“虚白”和“丑书”为美的审美情趣的时风。而明代书家王宠便是以此发端体会虞字结体的“虚白”之处,进一步加深了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道逸、奕奕动人的书法艺术手法,艺术效果更甚。图2 明中都字砖
图2 明中都字砖而在明中都字砖艺术范式表现上也存在着事物的两面性,中都砖文形格已存在“台阁体”的明显范式。“台阁体”从明初开始形成,于宋克、宋燧、宋广有所发展,到沈度、沈粲不断衍变。百余年而成形的“台阁体”书法,为科举入仕提供了一种标本模式的书体,这是一种形式死板格式固定的“八股”样板,在流通中成为一种官样文书的楷书样式,自然而然地也被用在了明中都都城建设的材料和工程之上。“台阁体”艺术造诣不高,美审范式相对低,倒是从各个地方负责砖石材料制作官员为皇帝服务及书写中的那种“君臣”关系,使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了皇权对士人精神专制的高压性,个性被扭曲,人性被泯灭,精神被戕害,书法已沦为集权政治的附庸。因而明中叶以后徐渭书风的出现,波澜迭起,大气磅礴,对传统“理法”是一次冲决。它为清代书学的发展做了物质性的铺垫,使清人在书法创作实践中有物可寻、有东西可参照:那种“醉酒巫风”式的笔致,在“雅俗”之间可向两极深度发展,市民精神与文人精神皆可从中寻得。书法发展到清代,宋、明的书学的美学思想仍在继承发展,近代的新思潮也开始涌入。清代书法一半是做着对古代书法美学的总结工作,一半是做着对新书风的开启工作,所以清末的书坛,学说繁杂,思想纷呈[4]。
本文编号:3318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1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