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青海都兰古墓葬遗址新获文物调查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16:46
  青海省都兰县位于古丝绸之路"青海道"核心节点,独特的地理位置促进了东西方文化在此地的广泛交流与融汇。都兰出土文物众多,所含文化元素既有浓烈的吐谷浑及吐蕃游牧民族色彩,又带有中原汉文化影响的痕迹,更有来自于中亚、西亚的文化遗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省考古研究所在此开展考古工作,引发了多学科的学术交叉研究。与此同时,大量的珍贵文物使得此地盗墓猖獗,破坏较为严重,就都兰二十余年的调研经历及跟随公安刑警深入案发一线的收获,着重以2018年4月踏勘都兰热水大墓遗址时所见"3·15案"追缴部分文物作出初试解读,以此重申丝路"青海道"在中西经贸、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8(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青海都兰古墓葬遗址新获文物调查与研究


“2018·3·15”都兰县热水血渭一号古墓葬盗掘案现场平面示意图

金饰,匈奴


2018DL3.15-019为骑射形金饰片(图2),整体轻薄,周缘有孔钉,长13.5 cm、宽9.8 cm,被鉴定为一级文物。饰面人物形象威武,策马飞奔,满弓拉弦,头戴山形冠饰,两根辫子垂于脑后,八字须,大耳坠,着窄袖对襟翻领联珠纹的服饰,与该时期突厥、波斯、柔然、鲜卑等人物装饰差异较大。毛铭博士认为,该金牌饰面为一名戴皇冠的白匈奴王子,单边耳环,蝌蚪须,人物造型与日本Miho博物馆(美秀美术馆)藏北朝入华粟特人石棺床上的白匈奴王子骑象造型有深度呼应。2003年西安出土的史君石椁上也刻有白匈奴人物,其着翻领胡服、肥腿裤,前襟与袖子两边都有无法识别的花纹,草原蹀躞带一目了然,佩戴“U”字形箭囊,靴尖微微扭翘,类似土耳其风格的尖头鞋。马匹四蹄翻开,呈奔跑状,马头前射,马尾打卷的方式与《昭陵六骏》中的“拳毛騧”“飒露紫”形式接近。白匈奴曾为以阿富汗为核心的中亚游牧帝国,公元450年至663年之前,白匈奴部群从敦煌祁连山迁徙到阿富汗、北印度等地,其迁徙路线与大月氏人所走的线路大致吻合。白匈奴文化载体在发扬“兽形图案”风格的基础上,突出骑士风格与英雄特色,表现出不可遏制的力量感。目前,国内出土文物中白匈奴形象较少,研究领域相对薄弱,2018DL3.15-019骑射形金饰片是目前都兰惟一金饰牌材质出现的白匈奴形象,就当时的礼仪制度分析,应是吐谷浑王族人物身上的装饰,或为白匈奴与吐谷浑外交互换的赠品或国礼,是国家级别的重要饰牌,它表达了吐谷浑王朝和中亚当时比较强盛的白匈奴帝国有外交上的交往,对于研究吐谷浑时期白匈奴的相关历史、迁徙路线及发展流向提供了重要依据。

玛瑙


2018DL3.15-011文物名称为“玛瑙十二曲杯”(图3、图4),口长径26.8 cm,口短径17cm,高11.9 cm,断代为唐,名为笸箩(金笸箩)或十二曲杯,被鉴定为一级文物。此杯由整块酱黄色玛瑙制成,器壁厚重,琢磨光滑,通体呈玻璃光泽。杯口为椭圆形,中间内凹,两端微翘,圆底,有十二个曲瓣,杯内有弧形突棱。这种椭圆形多曲瓣状杯流行于3至8世纪伊朗高原地区萨珊王朝统治时期,是其具有代表性的器皿之一,被称为萨珊式多曲长杯。北魏时期传入中国,对唐代的金银器制作产生过重要影响。唐代工匠通过模仿与改造,使其曲瓣减少,不明显凸鼓,兼具艺术与实用性,反映了外来文化在中国的融合过程。图4 玛瑙十二曲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柴达木盆地出土文物看古代青海丝绸之路的地位[J]. 米海萍.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6)
[2]论都兰古墓的民族属性[J]. 阿顿·华多太.  中国藏学. 2012(04)
[3]青海都兰热水一号大墓的形制、年代及墓主人身份探讨[J]. 仝涛.  考古学报. 2012(04)
[4]倾听千座古墓的诉说——就都兰古墓群的文化归属与许新国先生再商榷[J]. 程起骏,毛文炳.  中国土族. 2006(03)
[5]论青海都兰吐蕃时期墓地考古发掘的文化史意义——兼评阿米·海勒《青海都兰的吐蕃时期墓葬》[J]. 霍巍.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03)
[6]青海都兰的吐蕃时期墓葬[J]. 阿米·海勒,霍川.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 2003(03)
[7]都兰出土丝织品初探[J]. 许新国,赵丰.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 1991(00)
[8]古青海路考[J]. 周伟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01)
[9]关于“经西宁通西域路线”的一些补充[J]. 馮汉鏞.  考古. 1958(07)



本文编号:33241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241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8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