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三峡地区“前巴文化”述论
发布时间:2021-08-09 05:59
"前巴文化"即指在巴文化产生之前于环三峡地区出现的区域性文化,它以新石器时期为重心,向上涵盖本地区的整个史前时代。该文化大致成体系传承,其考古发掘与古文献记载大体印证,在经济上由采集狩猎发展而为农耕、畜牧与盐业,产生了最初的权力形态,具有浓厚的以巫为特色的原始宗教色彩,且与继后出现的巴文化关系密切。该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对长江中上游地区中华远古文明基因的探寻。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前巴文化”的前研究概述
二、“前巴文化”的时空范围
1.“前巴文化”的空间描述
2.“前巴文化”的时间描述
三、“前巴文化”的遗址述略
1.旧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
2.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的重要遗址
3.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主要遗址
四、“前巴文化”中的大溪文化
1.大溪文化在西陵峡以西地区的主要遗址
2.大溪文化在西陵峡以东地区的主要遗址
五、四点认识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术考古视野下的环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石质人像雕像研究[J]. 邓晓,何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廊道效应、互惠交换、在地精神和简单聚落[J]. 白九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重庆市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大溪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 代玉彪,白九江. 考古. 2017(01)
[4]重庆市丰都县玉溪坪遗址2002年度发掘简报[J]. 王海阔,徐静,白九江,袁东山. 南方民族考古. 2015(00)
[5]重庆峡江地区中坝文化研究[J]. 于孟洲. 考古与文物. 2010(03)
[6]关于哨棚嘴文化的几个问题[J]. 江章华. 四川文物. 2010(02)
[7]中国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J]. 武仙竹,裴树文,邹后曦,侯江,王运辅. 考古. 2009(03)
[8]再论大溪文化时期城头山住民所处之社会形态[J]. 曹卫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9]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2005发掘报告[J]. 高星,卫奇,李国洪. 人类学学报. 2008(01)
[10]三峡洋安渡遗址石制品研究[J]. 陈福友,冯兴无,高星,姚炯,吴永健. 人类学学报. 2006(04)
本文编号:3331512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前巴文化”的前研究概述
二、“前巴文化”的时空范围
1.“前巴文化”的空间描述
2.“前巴文化”的时间描述
三、“前巴文化”的遗址述略
1.旧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
2.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初期的重要遗址
3.新石器时代中、晚期的主要遗址
四、“前巴文化”中的大溪文化
1.大溪文化在西陵峡以西地区的主要遗址
2.大溪文化在西陵峡以东地区的主要遗址
五、四点认识
六、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术考古视野下的环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石质人像雕像研究[J]. 邓晓,何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2]三峡地区大溪文化的边缘效应:廊道效应、互惠交换、在地精神和简单聚落[J]. 白九江.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3]重庆市巫山县大水田遗址大溪文化遗存发掘简报[J]. 代玉彪,白九江. 考古. 2017(01)
[4]重庆市丰都县玉溪坪遗址2002年度发掘简报[J]. 王海阔,徐静,白九江,袁东山. 南方民族考古. 2015(00)
[5]重庆峡江地区中坝文化研究[J]. 于孟洲. 考古与文物. 2010(03)
[6]关于哨棚嘴文化的几个问题[J]. 江章华. 四川文物. 2010(02)
[7]中国三峡地区人类化石的发现与研究[J]. 武仙竹,裴树文,邹后曦,侯江,王运辅. 考古. 2009(03)
[8]再论大溪文化时期城头山住民所处之社会形态[J]. 曹卫平.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9]冉家路口旧石器遗址2005发掘报告[J]. 高星,卫奇,李国洪. 人类学学报. 2008(01)
[10]三峡洋安渡遗址石制品研究[J]. 陈福友,冯兴无,高星,姚炯,吴永健. 人类学学报. 2006(04)
本文编号:33315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315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