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地区与吉州窑、建窑出土宋代黑瓷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08:08
<正>本文研究利用X射线荧光分析仪、热膨胀仪、超景深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川渝地区宋代黑瓷胎釉的组成配方、烧成工艺及成瓷机理,并与吉州窑、建窑宋代黑瓷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为科学判别川渝地区黑瓷与吉州窑、建窑黑瓷的产地特征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探究各窑口在黑瓷制作工艺方面的交流传播提供了参考线索。中国烧制黑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两宋时期,经济发展迅速、文化繁荣,斗茶风尚兴起,人们对黑瓷的需求剧增,出现了大量以烧制黑瓷为主要特色的窑口。除了著名的建窑、吉州窑外,四川、重庆等长江上游地区的涂山窑、荣昌窑、合州窑、西坝窑、广元窑等窑
【文章来源】:东方收藏. 2020,(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川渝地区广元窑兔毫样品胎釉显微结构图è?′
各地区黑瓷胎体微量元素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表二来看,建窑黑瓷胎体中的MnO含量接近600ug/g,为川渝地区和吉州窑黑瓷胎体中MnO含量的三倍左右;建窑黑瓷胎体中SrO含量相对偏低;此外,吉州窑黑瓷胎体中Rb2O相对较高。上述微量元素的差异为科学判断不同窑口黑瓷产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2釉料组成分析
表三为川渝地区、建窑、吉州窑黑瓷样品釉的主次量元素组成。从表三来看,三类黑瓷瓷釉组成有一定相似性。助熔剂CaO+MgO含量均接近10%,Fe2O3含量基本在5%以上。三者瓷釉组成的区别主要表现在MgO和K2O的含量,其中川渝地区黑釉MgO的含量最高,均值在3.34%;吉州窑瓷釉中K2O含量最高,而川渝地区黑瓷瓷釉中K2O含量最低(图3)。从表四中可以看出,川渝地区与建窑、吉州窑黑瓷瓷釉微量元素组成的差异较为明显。从MnO、P2O5的含量来看,二者之和达到5000~12000ug/g,说明各窑口瓷釉配方中都加入了草木灰,吉州窑添加比例最高。除此之外,MnO和P2O5比例的差异说明各窑口黑瓷瓷釉中添加的草木灰种类也同样有所差异。川渝地区黑瓷瓷釉中ZrO2含量在320ug/g左右,明显高于建窑及吉州窑黑瓷。川渝地区黑瓷瓷釉中Rb2O含量略低于其他两类样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州窑茅庵岭窑址考古的主要收获[J]. 张文江,何江,温葵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12)
[2]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的比较研究[J]. 江鹏飞,李其江,吴军明,张茂林,叶正隆,熊露,吴琳. 陶瓷学报. 2012(03)
[3]中国古代兔毫黑釉瓷的组成及结构[J]. 李伟东,张玮,鲁晓珂,郑乃章,罗宏杰. 建筑材料学报. 2011(03)
[4]重庆涂山窑瓷器的虹彩与曜变纹[J]. 陈丽琼. 东方收藏. 2010(04)
[5]重庆涂山窑—酱园窑址发掘简报[J]. 林必忠,李大地,杨爱民. 江汉考古. 2007(01)
本文编号:3337942
【文章来源】:东方收藏. 2020,(09)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川渝地区广元窑兔毫样品胎釉显微结构图è?′
各地区黑瓷胎体微量元素含量也有一定的差异。从表二来看,建窑黑瓷胎体中的MnO含量接近600ug/g,为川渝地区和吉州窑黑瓷胎体中MnO含量的三倍左右;建窑黑瓷胎体中SrO含量相对偏低;此外,吉州窑黑瓷胎体中Rb2O相对较高。上述微量元素的差异为科学判断不同窑口黑瓷产地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2釉料组成分析
表三为川渝地区、建窑、吉州窑黑瓷样品釉的主次量元素组成。从表三来看,三类黑瓷瓷釉组成有一定相似性。助熔剂CaO+MgO含量均接近10%,Fe2O3含量基本在5%以上。三者瓷釉组成的区别主要表现在MgO和K2O的含量,其中川渝地区黑釉MgO的含量最高,均值在3.34%;吉州窑瓷釉中K2O含量最高,而川渝地区黑瓷瓷釉中K2O含量最低(图3)。从表四中可以看出,川渝地区与建窑、吉州窑黑瓷瓷釉微量元素组成的差异较为明显。从MnO、P2O5的含量来看,二者之和达到5000~12000ug/g,说明各窑口瓷釉配方中都加入了草木灰,吉州窑添加比例最高。除此之外,MnO和P2O5比例的差异说明各窑口黑瓷瓷釉中添加的草木灰种类也同样有所差异。川渝地区黑瓷瓷釉中ZrO2含量在320ug/g左右,明显高于建窑及吉州窑黑瓷。川渝地区黑瓷瓷釉中Rb2O含量略低于其他两类样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吉州窑茅庵岭窑址考古的主要收获[J]. 张文江,何江,温葵珍.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9(12)
[2]建窑与吉州窑素天目釉瓷的比较研究[J]. 江鹏飞,李其江,吴军明,张茂林,叶正隆,熊露,吴琳. 陶瓷学报. 2012(03)
[3]中国古代兔毫黑釉瓷的组成及结构[J]. 李伟东,张玮,鲁晓珂,郑乃章,罗宏杰. 建筑材料学报. 2011(03)
[4]重庆涂山窑瓷器的虹彩与曜变纹[J]. 陈丽琼. 东方收藏. 2010(04)
[5]重庆涂山窑—酱园窑址发掘简报[J]. 林必忠,李大地,杨爱民. 江汉考古. 2007(01)
本文编号:3337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3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