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金文词类研究(虚词篇)
发布时间:2021-08-20 03:12
两周金文作为语料的价值被认识并且自觉运用到古汉语研究中是经过了一个较长的发展时期的。虽然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已经有学者利用金文材料进行《尚书》的语言研究,此后亦不断有学者进行类似的研究,并且这些研究也多集中在虚词方面,但到目前为止,全面而系统的两周金文虚词研究尚付阙如。而随着《殷周金文集成》及其《引得》的编撰,对两周金文中的所有虚词进行全面而彻底的调查研究已成为可能,并且应是上古汉语虚词研究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本文选取两周金文中的虚词进行专门研究。研究范围包括两周金文中的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叹词、语气词,共六类。其中对代词的词类归属考虑到了传统的看法及本文的体例。研究方法上则采用汉语史研究中常用的穷尽性数量统计、历时分析、共时比较的方法,以期全面揭示两周金文的虚词系统。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金文的语料价值及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第二章 两周金文中的代词
第一节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己身代词
第二节 指示代词
第三节 疑问代词
第四节 无指代词
第三章 两周金文中的副词
第一节 否定副词
第二节 范围副词
第三节 程度副词
第四节 时间副词
第五节 频率副词
第六节 情态副词
第七节 语气副词
第八节 关联副词
第九节 方式副词
第四章 两周金文中的介词
第一节 引进处所的介词
一、引进动作行为所在的处所
二、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起始处所
四、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
第二节 引进时间的介词
第三节 引进对象的介词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偕同对象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受事对象
三、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对象
五、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对象
第四节 引进原因的介词
第五章 两周金文中的连词
第一节 并列连词
第二节 承接连词
第三节 因果连词
第四节 假设连词
第五节 让步连词
第六节 递进连词
第六章 两周金文中的叹词
第七章 两周金文中的语气词
第一节 句首语气词
第二节 句首句中语气词
第三节 句中语气词
第四节 句尾语气词
引书简称表
词语索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汉语研究》启事[J]. 古汉语研究. 2005(04)
[2]《郑州大学学报》被转载文章检索报告[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论西周汉语代词“厥”的性质[J]. 张玉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02)
[4]西周金文中的同位语结构及其语序[J]. 潘玉坤.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02)
[5]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J]. 连劭名. 中原文物. 2004(06)
[6]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1—6期总目[J]. 中国历史文物. 2004(06)
[7]也论殷墟甲骨刻辞中“暨”的词性[J]. 张玉金. 殷都学刊. 2004(02)
[8]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问题[J]. 张玉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02)
[9]谈士山盘铭文的“服”字义[J]. 董珊.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4(01)
[10]简明词典[J]. 中国电力. 2004(01)
本文编号:3352693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1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金文的语料价值及虚词研究的重要性
第二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两周金文虚词研究的方法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说明
第二章 两周金文中的代词
第一节 人称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
第三人称代词
己身代词
第二节 指示代词
第三节 疑问代词
第四节 无指代词
第三章 两周金文中的副词
第一节 否定副词
第二节 范围副词
第三节 程度副词
第四节 时间副词
第五节 频率副词
第六节 情态副词
第七节 语气副词
第八节 关联副词
第九节 方式副词
第四章 两周金文中的介词
第一节 引进处所的介词
一、引进动作行为所在的处所
二、引进动作行为到达的处所
三、引进动作行为的起始处所
四、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方面或范围
第二节 引进时间的介词
第三节 引进对象的介词
一、引进动作行为的偕同对象
二、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受事对象
三、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
四、引进动作行为的施事对象
五、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对象
第四节 引进原因的介词
第五章 两周金文中的连词
第一节 并列连词
第二节 承接连词
第三节 因果连词
第四节 假设连词
第五节 让步连词
第六节 递进连词
第六章 两周金文中的叹词
第七章 两周金文中的语气词
第一节 句首语气词
第二节 句首句中语气词
第三节 句中语气词
第四节 句尾语气词
引书简称表
词语索引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汉语研究》启事[J]. 古汉语研究. 2005(04)
[2]《郑州大学学报》被转载文章检索报告[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3]论西周汉语代词“厥”的性质[J]. 张玉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02)
[4]西周金文中的同位语结构及其语序[J]. 潘玉坤.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5(02)
[5]眉县杨家村窖藏青铜器铭文考述[J]. 连劭名. 中原文物. 2004(06)
[6]中国历史文物2004年1—6期总目[J]. 中国历史文物. 2004(06)
[7]也论殷墟甲骨刻辞中“暨”的词性[J]. 张玉金. 殷都学刊. 2004(02)
[8]西周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地域性和时间性问题[J]. 张玉金.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4(02)
[9]谈士山盘铭文的“服”字义[J]. 董珊.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4(01)
[10]简明词典[J]. 中国电力. 2004(01)
本文编号:33526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5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