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仰韶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资源利用与陶器功能的淀粉粒分析 ——以青台遗址和东赵遗址为例
发布时间:2021-08-21 12:06
仰韶时代至青铜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史前社会完成了由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文明的转变。郑州地区位于中原腹地,是史前文明的核心分布区之一,也是史前农业起源与发展的重要区域。因此,该区域内史前文化的面貌及农业发展状况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对郑州地区仰韶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资源利用情况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该区域先民在长时段内对植物资源利用的演变过程及农业的发展状况;同时,针对具体遗址内陶器表面残留物的分析,也将为探讨史前陶器的功能提供了新的科学证据。本论文对郑州地区仰韶时代的青台遗址和青铜时代的东赵遗址出土的陶器和人牙进行了淀粉粒分析。实验结果显示,青台遗址先民利用的植物性食物资源有粟、小麦族、栝楼根、莲属、山药等块根块茎类以及栎属和豌豆属植物,东赵先民利用的植物性食物资源有粟、黍、薏苡、小麦、稻属、豇豆属、莲属和栎属植物。根据上述两处遗址的淀粉粒分析结果,结合目前已发表的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植物考古学研究以及陶器功能的研究可以看出,仰韶时代,先民最主要的植物性食物资源是粟和黍,同时还采集小麦族、栝楼根、莲属、栎属以及豌豆属等植物食用;龙山时代至青铜时代,该地区逐渐...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2.1 郑州地区古人类植物性食物利用的研究现状
1.2.2 史前陶器功能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目标
1.7 创新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郑州地区考古学背景与环境背景
2.1 考古学文化背景
2.1.1 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2.1.2 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2.1.3 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2.2 郑州地区环境背景
2.2.1 地势地貌
2.2.2 土壤环境
2.2.3 气候环境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青台遗址先民植物资源利用与典型器物功能分析
3.1 遗址介绍及实验材料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3.1 青台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3.3.2 仰韶时期典型器物功能分析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东赵遗址青铜时代先民植物资源利用情况
4.1 遗址介绍及实验材料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东赵遗址新砦至二里岗时期先民的植食结构特点
4.3.2 东赵遗址器物功能分析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仰韶中晚期至青铜时代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演变历程
5.1 郑州地区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演变过程
5.1.1 郑州地区仰韶时代植物利用情况
5.1.2 郑州地区龙山时代植物利用情况
5.1.3 青铜时代植物利用情况
5.2 郑州地区与周边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对比
5.2.1 豫北地区仰韶时代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5.2.2 豫西地区仰韶时代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5.2.3 豫西南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5.2.4 豫东南地区仰韶时代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5.3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异同及其原因
5.3.1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异同
5.3.2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陶器残留物分析:酿造谷芽酒的新证据[J]. 刘莉,王佳静,赵昊,邵晶,邸楠,冯索菲. 农业考古. 2018(01)
[2]仰韶文化大房子与宴饮传统:河南偃师灰嘴遗址F1地面和陶器残留物分析[J]. 刘莉,王佳静,陈星灿,李永强,赵昊. 中原文物. 2018(01)
[3]仰韶文化的谷芽酒:解密杨官寨遗址的陶器功能[J]. 刘莉,王佳静,赵雅楠,杨利平. 农业考古. 2017(06)
[4]揭示中国5000年前酿造谷芽酒的配方[J]. 王佳静,刘莉,Terry Ball,俞霖洁,李元青,邢福来. 考古与文物. 2017(06)
[5]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分析[J]. 崔启龙,张居中,杨玉璋,孙亚男. 人类学学报. 2017(04)
[6]中原龙山时代农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 邓振华,秦岭. 华夏考古. 2017(03)
[7]稳定碳氮同位素视角下的河南龙山墓葬与社会[J]. 周立刚. 华夏考古. 2017(03)
[8]龙山—二里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J]. 张弛. 文物. 2017(06)
[9]早期陶器、煮粥、酿酒与社会复杂化的发展[J]. 刘莉. 中原文物. 2017(02)
[10]河南淅川申明铺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 刘焕,宋国定,龚一闻,蒋洪恩,王昌燧. 华夏考古. 2017(01)
博士论文
[1]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D]. 李成.西北大学 2014
[2]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D]. 葛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3]二里头文化研究[D]. 袁广阔.郑州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河南大赉店遗址龙山时期植物遗存分析[D]. 武欣.山东大学 2016
[2]二里头文化花边口圆腹罐初步研究[D]. 白梅.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裴李岗文化植物类食物加工工具表面淀粉粒研究[D]. 张永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4]新砦期遗存辨析[D]. 褚金刚.吉林大学 2009
[5]郑州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分析[D]. 宋爱平.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5568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8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2.1 郑州地区古人类植物性食物利用的研究现状
1.2.2 史前陶器功能的研究现状
1.2.3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6 研究目标
1.7 创新性分析
参考文献
第2章 郑州地区考古学背景与环境背景
2.1 考古学文化背景
2.1.1 仰韶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2.1.2 龙山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2.1.3 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
2.2 郑州地区环境背景
2.2.1 地势地貌
2.2.2 土壤环境
2.2.3 气候环境
2.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青台遗址先民植物资源利用与典型器物功能分析
3.1 遗址介绍及实验材料
3.2 实验结果
3.3 讨论
3.3.1 青台遗址古人类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3.3.2 仰韶时期典型器物功能分析
3.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东赵遗址青铜时代先民植物资源利用情况
4.1 遗址介绍及实验材料
4.2 实验结果
4.3 讨论
4.3.1 东赵遗址新砦至二里岗时期先民的植食结构特点
4.3.2 东赵遗址器物功能分析
4.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仰韶中晚期至青铜时代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演变历程
5.1 郑州地区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演变过程
5.1.1 郑州地区仰韶时代植物利用情况
5.1.2 郑州地区龙山时代植物利用情况
5.1.3 青铜时代植物利用情况
5.2 郑州地区与周边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对比
5.2.1 豫北地区仰韶时代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5.2.2 豫西地区仰韶时代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5.2.3 豫西南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
5.2.4 豫东南地区仰韶时代至青铜时代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的利用情况
5.3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异同及其原因
5.3.1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异同
5.3.2 郑州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先民植物性食物资源利用的原因分析
5.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之处
6.2.2 展望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陕西蓝田新街遗址仰韶文化晚期陶器残留物分析:酿造谷芽酒的新证据[J]. 刘莉,王佳静,赵昊,邵晶,邸楠,冯索菲. 农业考古. 2018(01)
[2]仰韶文化大房子与宴饮传统:河南偃师灰嘴遗址F1地面和陶器残留物分析[J]. 刘莉,王佳静,陈星灿,李永强,赵昊. 中原文物. 2018(01)
[3]仰韶文化的谷芽酒:解密杨官寨遗址的陶器功能[J]. 刘莉,王佳静,赵雅楠,杨利平. 农业考古. 2017(06)
[4]揭示中国5000年前酿造谷芽酒的配方[J]. 王佳静,刘莉,Terry Ball,俞霖洁,李元青,邢福来. 考古与文物. 2017(06)
[5]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石器的微痕分析[J]. 崔启龙,张居中,杨玉璋,孙亚男. 人类学学报. 2017(04)
[6]中原龙山时代农业结构的比较研究[J]. 邓振华,秦岭. 华夏考古. 2017(03)
[7]稳定碳氮同位素视角下的河南龙山墓葬与社会[J]. 周立刚. 华夏考古. 2017(03)
[8]龙山—二里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与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J]. 张弛. 文物. 2017(06)
[9]早期陶器、煮粥、酿酒与社会复杂化的发展[J]. 刘莉. 中原文物. 2017(02)
[10]河南淅川申明铺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初步分析[J]. 刘焕,宋国定,龚一闻,蒋洪恩,王昌燧. 华夏考古. 2017(01)
博士论文
[1]黄河流域史前至两汉小麦种植与推广研究[D]. 李成.西北大学 2014
[2]淀粉粒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D]. 葛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
[3]二里头文化研究[D]. 袁广阔.郑州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河南大赉店遗址龙山时期植物遗存分析[D]. 武欣.山东大学 2016
[2]二里头文化花边口圆腹罐初步研究[D]. 白梅.陕西师范大学 2016
[3]裴李岗文化植物类食物加工工具表面淀粉粒研究[D]. 张永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
[4]新砦期遗存辨析[D]. 褚金刚.吉林大学 2009
[5]郑州地区史前至商周时期聚落形态分析[D]. 宋爱平.山东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55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355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