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论商代及西周“人虎母题”青铜器的内涵及流变

发布时间:2021-09-23 04:11
  商周青铜器中常常可以见到一些人虎形象的纹饰,或人虎紧密结合,或人虎合一,或人虎分离,其形象为人和虎结合在一起,表现人与虎之间的某种关系。这种装饰风格的青铜器主要流行于商末至周初。由于其内涵的丰富和独特性,引起了学者们的浓厚兴趣,其象征意义历来众说纷纭。 人虎母题青铜器在商代较为多见,西周时期这种情况有所改变,青铜礼器上几乎不见人虎母题纹样,在车马器以及兵器上却出现了一些人虎一体或人虎组合的形象。这种人虎母题青铜器极富特色,这种人虎关系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其人物形象代表什么?这些都是诸多学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对商周人虎母题青铜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通过揭示其源流,发展,衰落及消亡的流变过程,指出这种造型艺术在不同历史阶段以及不同种类的青铜器上,有着不同的含义与象征,并期望能对商至西周人虎母题青铜器的流变及内涵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类型划分及分期断代
    (一) 礼器
    (二) 兵器
        第一类:人虎一体类
        第二类:人虎组合类
    (三) 车器
        第一类:人虎一体类
        第二类:人虎组合类
    (四) 乐器
    (五) 饰件
三、产生及渊源
四、影响及传播
五、含义及社会功能
    (一) 商代
    (二) 西周
六、流变及衰亡
七、结语
附图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组外流中国青铜兵器评述[J]. 沈融.  中原文物. 1995(02)
[2]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J]. 孙德萓,丁清贤,赵连生,张相梅.  文物. 1988(03)
[3]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 王明达.  文物. 1988(01)
[4]广汉三星堆遗址一号祭祀坑发掘简报[J]. 陈德安,陈显丹.  文物. 1987(10)
[5]云梦泽与商周之际的民族迁徙[J]. 刘敦愿.  江汉考古. 1985(02)
[6]殷墟青铜容器的分期[J]. 杨锡璋.  中原文物. 1983(03)
[7]一组早期的玉石雕刻[J]. 巫鸿.  美术研究. 1979(01)
[8]甘肃灵台白草坡西周墓[J]. 初仕宾.  考古学报. 1977(02)



本文编号:3405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05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1f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