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过程考古学的发展历程
发布时间:2021-09-25 04:00
后过程考古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英国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一个考古学流派,这一流派受到社会人类学理论的影响,最初以对过程考古学的批判所著称,后来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分支。正如马修·约翰逊(Mathew Johnson)在其著作《考古学理论导论》(Archaeological Theory:An Introduction)中所说的那样,"并不存在后过程考古学家这样一种说法",可见后过程考古学理论之多样。本文是伊安·霍德教授为《世界考古学百科全书》所编纂的一个词条,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后过程考古学的定义、所涉及到的理论分支、自身的发展历程,并在考古学三大主要流派的背景下,比较了后过程考古学同过程考古学在理论分支、所关注的问题以及认识论上所存在的分歧。国内对后过程考古学的了解并不多,相关著作也较少,这样一篇语言精练、脉络清晰的文章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把全面了解后过程考古学历史与现状的钥匙。除了对过程考古学的批判外,后过程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还包括了受结构主义影响的阐释考古学、现象学的考古学、反身的方法、考古科学的利用、能动性、历史记忆的构建、物质性研究、后殖民考古与本土考古、文化遗产等。与过程...
【文章来源】:南方文物.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本文编号:3409048
【文章来源】:南方文物. 2020,(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本文编号:3409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09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