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土壤埋藏对常见彩绘文物蛋白胶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10-09 01:5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法(XRD)和红外光谱法(FTIR)对猪皮胶、全蛋、蛋清、蛋黄、牛奶5种常见彩绘文物蛋白胶料老化前后的形貌、结晶度、红外光谱吸收特征和蛋白质二级结构含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5种胶料老化后,表面规则的结构和纹理遭到破坏,整体变得松散;结晶度降低,尤以牛奶最显著;老化后,5种蛋白胶酰胺Ⅰ、Ⅱ、Ⅲ带红外吸收的阶梯状特征仍然明显,但螺旋结构已经解离,且均呈现α-螺旋含量降低、β-折叠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增高的趋势,说明分子结构从有序趋于无序状态。 

【文章来源】:分析化学. 2020,48(07)北大核心EISCICSCD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土壤埋藏对常见彩绘文物蛋白胶料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5种蛋白胶料在土壤埋藏老化前后的SEM形貌

土壤图,土壤,蛋白,衍射角


由图2和表1可知,各种胶老化前后的衍射角、晶面间距、晶粒大小、峰面积的变化规律。猪皮胶和牛奶样品经1年老化后的衍射角不变,蛋类的衍射角样品较老化前略有减小,但降幅极低(<1%)。根据文献[17]可知,衍射角变化不大,说明土壤埋藏老化未改变蛋白胶的物质成分。由Bragg方程计算所得的晶面间距可知,蛋类(包括全蛋、蛋清和蛋黄)样品老化后的d值略增(<1%),猪皮胶和牛奶样品均未变化,说明土壤埋藏老化对5种蛋白胶料的晶面间距无明显影响。

谱图,蛋白,土壤,谱图


由老化前后的FTIR谱图(图3)可见,5种蛋白胶在老化后出现1654~1657 cm-1、1533~1543 cm-1和1234~1243 cm-1的酰胺Ⅰ、Ⅱ、Ⅲ带红外特征吸收,且呈阶梯状。因此,老化后的胶料仍具有蛋白质酰胺的FTIR典型吸收特征[19],但FTIR吸收发生了一些变化:老化后,除猪皮胶样品外,其余4种样品FTIR的酰胺A区(3287~3379 cm-1)宽度均加大,说明蛋白质自身螺旋结构发生解离[20],趋于无序状态,这也与XRD所得蛋白胶料结构有序性降低的测试结果相吻合。Duce等[21]的研究表明,油类物质氧化后,该区域也会增宽,因而导致富含油脂的蛋黄和牛奶的酰胺A区变宽更明显。根据文献[22~24]的结果,1624~1632 cm-1为平行β-折叠结构,1635~1650 cm-1归属无规则卷曲,1651~1669 cm-1对应α-螺旋结构,1671~1687 cm-1为反平行β-折叠结构,1688~1700 cm-1属于β-转角结构。依据2.3.3节方法计算5种蛋白胶土壤埋藏老化前后6种二级结构含量的变化值(β-折叠=平行β-折叠+反平行β-折叠),结果见图4。


本文编号:3425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25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6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