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中山古镇历史文化遗产及其传承保护

发布时间:2021-11-02 20:28
  本文研究对象的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山镇。中山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南部,川渝黔三省市交界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867年,曾经是商贸繁荣的水陆码头。根据在古镇中发现的《禁卖发水米碑刻》描述,清代时赶场天来此镇买米的不下万人,可知当时中山镇繁荣的商品贸易。中山镇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文化繁荣、盛极一时。令人惋惜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以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同时,古镇的旅游开发还处在发展的初级的阶段。古镇目前还存在空心化现象和古迹古建筑需加强保护情况。从商业贸易、物流输入输出等方面,也不复当年的繁荣景象。但是,我们仍然要认识清楚中山古镇积淀和传承的的文化遗产价值,古镇仍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历史街镇风貌,古镇地理位置、建筑格局、摩崖造像、古典碑刻、乡风民俗等,均强烈体现出我国西南地区乡村古镇的特色风貌。从该镇绍兴辛未年“清溪龙洞”石刻题铭反映,至迟在南宋时期该镇已成为风景胜地旅游名镇。明末“吴蜀均沾”题刻则反映,明代时该地已成为长江中下游货物贸易重要集散地。光绪壬辰年铭记“三合场”石刻则反映,清代时古镇文化中已深深根植有我天人合一的人文精髓... 

【文章来源】: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重点
    1.4 研究方法
2 中山古镇概况
    2.1 自然条件
    2.2 人口条件
    2.3 小结
3 历史文化
    3.1 建制沿革
    3.2 古建筑
    3.3 墓葬
    3.4 古庄园
    3.5 摩崖造像
    3.6 碑刻、题刻
    3.7 非物质文化遗产
    3.8 民间文化
4 中山古镇的传承保护
    4.1 中山古镇的文化特点
    4.2 存在问题
    4.3 对中山古镇历史文化遗存传承保护的几点建议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图书馆藏近代巴蜀戏曲唱本述略[J]. 谭小华.  图书馆研究. 2017(01)
[2]初探旅游开发与古村落保护的矛盾与共生——以贵州青岩古镇为例[J]. 刘仕瑶.  中外建筑. 2012(11)
[3]三合场禁制作、贩卖发水大米碑析——从法文化视角展开[J]. 张培田,王娜.  河北法学. 2012(04)
[4]南岳衡山景区周边古镇乡村旅游开发探索[J]. 谢莉,杨载田.  地理科学. 2011(05)
[5]基于城乡统筹的巴渝古镇旅游开发研究[J]. 林移刚.  特区经济. 2010(01)
[6]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策略探讨——以五通桥“小西湖”古镇为例[J]. 刘琼英,汪东亮.  特区经济. 2010(01)
[7]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层”与“度”——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梁平竹帘为例[J]. 戚序,郭纯.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9(04)
[8]梁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保护对策[J]. 陈孝胜.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8(05)
[9]论“文化空间”[J]. 向云驹.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10]咂酒——土家族酒文化的精髓[J]. 彭瑛.  酿酒科技. 2007(08)

博士论文
[1]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D]. 黄家平.华南理工大学 2014

硕士论文
[1]练潭古镇调查与研究[D]. 汪晨.安徽大学 2017
[2]对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性特征及相关问题的探析[D]. 赵云雪.重庆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4723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4723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8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