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杭州七宝山仁王寺摩崖造像调查及相关问题

发布时间:2021-12-09 03:38
  浙江省杭州市七宝山仁王寺遗址以北的佛教造像,存造像三龛,凡五尊,拥有我国古代已知体量最大的汉传僧人像龛。依据造像造型、题材结合史料分析,推测摩崖造像始凿于附宋之后。10世纪后,两浙地区开始成为全国的佛教中心之一。七宝山造像突破了汉地僧人像的制作规模。宏大的僧人像、西方三圣来迎像的塑造,是南方地区佛教信仰进一步本地化、大众化的重要标志。 

【文章来源】:敦煌研究.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杭州七宝山仁王寺摩崖造像调查及相关问题


七宝山第3龛造像头顶螺发

宝山


七宝山第1龛僧装像局部

摩崖,宝山,佛教,全景


弧拱型形龛,高6.36m米,宽6.75m,深3.58m,左右欠对称。龛顶壁左侧与左侧壁(2)局部崩塌,左侧龛底用水泥铺过,右侧龛底保持较粗糙的原始状态。数道不规则岩裂缝从右壁延伸过来横向穿过龛正壁的中下部,所经之处岩面有明显剥落。坐像通高(坐高加悬裳)4.73m,悬裳高1.05m,结跏趺的双膝间距3.55m,后脑勺上部已完全离开崖壁呈圆雕;腹部微鼓,双手(有残)于脐前结禅定印;着交领宽袖僧服,悬裳。袈裟表面剥蚀殆尽,仅肩、袖口与悬裳处可见稀疏的阴刻纹,颈部见交领刻痕。一道岩裂缝从坐像的右臂横贯至左肘,位置较低的另一条大裂缝则将坐像结禅定印的双手齐腕打断,并在像的腹部造成平均宽达23.5cm的水平豁口(图3)。僧像中年面相,肩宽胸厚,形象敦实,脸呈长圆形,眉弓高高扬起,鼻梁挺直,眼帘低垂,嘴角、眼角微微上翘,气度宽厚,神态沉静。惜右脸颊、上唇、下颚与右眼等处皆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右脸颊削去一大块(图4)。造像上方所留空间显得过大。图2 七宝山摩崖造像平面分布示意图


本文编号:35298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298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