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古建筑保护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8 17:55
我国自改革开放后就开始进入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可与此同时的是我们许多城市都出现同质化的危机,到处都是林立的高楼大厦,每座城市都缺乏自己应有的个性和内涵,而城市中最好的个性载体——古建筑,由于城市领导者片面地追求GDP式的发展也往往被人们所忽略甚至成了这种发展的牺牲品。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和讨论。古代遗留的建筑是一座城市的永久财产,透过古建筑的分析,能够让后人感受祖先的勤劳和智慧,向世人展现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某种意义上讲,古建筑代表着城市远久的记忆和永恒的文脉传承。纵使光阴荏苒、岁月变迁,只有它们真正见证了一座座城市的兴衰荣辱和岁月沧桑。城市中的古代建筑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复原到最初的状态,也就是说它们是不可逆的。无论古建筑本身是如何的破旧不堪,但是它们所包涵的内在文化信息却是不可替代的。相反,现代人根据记忆去仿造的古建筑,其所能传达和表达的历史信息就要大打折扣,同样它们的文化价值与原始建筑也是不能相比的。保护好这些古人留下来的建筑是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这些遗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文化意义层面能够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必...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古建筑保护研究的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古建筑保护研究的意义
1.2.1 历史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章技术路线图
2 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及其古建筑
2.1 基本环境分析
2.1.1 自然地理
2.1.2 历史文化
2.1.3 社会经济
2.1.4 旅游开发
2.2 古建筑简析
3 南昌市古建筑保护动因分析
3.1 内在原因
3.1.1 城市化进程对古建筑的威胁
3.1.2 城市规划对古建筑保护的忽视
3.1.3 旅游开发中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3.1.4 城市文化形象提升的内在需求
3.2 外部原因
3.2.1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3.2.2 其他城市成功保护形成的压力
3.3 制约因素
4 南昌市古建筑保护的主要依据及原则
4.1 国外城市古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
4.2 国内城市古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
4.3 古建筑保护的主要原则
4.3.1 整旧如旧原则
4.3.2 系统保护原则
4.3.3 公众参与原则
5 南昌市古建筑保护对策
5.1 建立针对古建筑的登录分级制度
5.1.1 古建筑登录制度介绍
5.1.2 登录制度的要素
5.1.3 登录制度的运用说明
5.1.4 建立对登录建筑物的规划许可制度
5.2 结合GIS技术的古建筑保护应用
5.2.1 GIS应用介绍
5.2.2 GIS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5.3 “反发展”式的整体保护理论
5.3.1 “反发展”式的整体保护理论介绍
5.3.2 整体保护理论的特征
5.3.3 反发展保护论与房地产发展的关系
5.4 协调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
5.5 注重公众参与
5.6 文化遗产法制建设
6. 研究评估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J]. 张青. 安徽建筑. 2011(02)
[2]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J]. 单霁翔. 南方文物. 2007(02)
[3]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J]. 倪志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02)
[4]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 刘旭春,丁延辉. 测绘工程. 2006(01)
[5]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再思考[J]. 李雄飞. 规划师. 2005(08)
[6]城市文化刍议[J]. 刘华龙.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4(04)
[7]名城保护出路何在[J]. 赵燕菁. 城市开发. 2003(01)
[8]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J]. 吴良镛. 城市规划. 2003(01)
硕士论文
[1]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研究[D]. 张楠.西北大学 2010
[2]古建筑改造和保护[D]. 朱明政.天津美术学院 2008
[3]南昌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杨贤房.江西师范大学 2008
[4]西安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历史保护规划研究[D]. 张晓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5]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延续古城历史文脉[D]. 张继之.南京林业大学 2007
[6]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文伟.湘潭大学 2005
[7]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 王树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42899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古建筑保护研究的背景
1.1.1 国外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古建筑保护研究的意义
1.2.1 历史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章技术路线图
2 历史文化名城南昌及其古建筑
2.1 基本环境分析
2.1.1 自然地理
2.1.2 历史文化
2.1.3 社会经济
2.1.4 旅游开发
2.2 古建筑简析
3 南昌市古建筑保护动因分析
3.1 内在原因
3.1.1 城市化进程对古建筑的威胁
3.1.2 城市规划对古建筑保护的忽视
3.1.3 旅游开发中古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3.1.4 城市文化形象提升的内在需求
3.2 外部原因
3.2.1 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3.2.2 其他城市成功保护形成的压力
3.3 制约因素
4 南昌市古建筑保护的主要依据及原则
4.1 国外城市古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
4.2 国内城市古建筑保护理论与实践
4.3 古建筑保护的主要原则
4.3.1 整旧如旧原则
4.3.2 系统保护原则
4.3.3 公众参与原则
5 南昌市古建筑保护对策
5.1 建立针对古建筑的登录分级制度
5.1.1 古建筑登录制度介绍
5.1.2 登录制度的要素
5.1.3 登录制度的运用说明
5.1.4 建立对登录建筑物的规划许可制度
5.2 结合GIS技术的古建筑保护应用
5.2.1 GIS应用介绍
5.2.2 GIS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具体应用
5.3 “反发展”式的整体保护理论
5.3.1 “反发展”式的整体保护理论介绍
5.3.2 整体保护理论的特征
5.3.3 反发展保护论与房地产发展的关系
5.4 协调古建筑保护与城市形象塑造
5.5 注重公众参与
5.6 文化遗产法制建设
6. 研究评估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古建筑保护的意义和措施[J]. 张青. 安徽建筑. 2011(02)
[2]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J]. 单霁翔. 南方文物. 2007(02)
[3]中国城市文化的内涵及其特点[J]. 倪志娟.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02)
[4]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J]. 刘旭春,丁延辉. 测绘工程. 2006(01)
[5]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再思考[J]. 李雄飞. 规划师. 2005(08)
[6]城市文化刍议[J]. 刘华龙.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 2004(04)
[7]名城保护出路何在[J]. 赵燕菁. 城市开发. 2003(01)
[8]论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与创造的历史任务[J]. 吴良镛. 城市规划. 2003(01)
硕士论文
[1]延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研究[D]. 张楠.西北大学 2010
[2]古建筑改造和保护[D]. 朱明政.天津美术学院 2008
[3]南昌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杨贤房.江西师范大学 2008
[4]西安周边地区小城镇的历史保护规划研究[D]. 张晓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5]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如何延续古城历史文脉[D]. 张继之.南京林业大学 2007
[6]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文伟.湘潭大学 2005
[7]绛州古城保护与发展研究[D]. 王树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542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4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