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河南郑州汪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发布时间:2021-12-22 00:42
  汪沟遗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荥阳城区北2公里汪沟村南濒临索河支流故道的岗地上,是豫中地区仰韶文化晚期一处高等级的中心性聚落遗址。在2014-2016年三个季度的发掘中我们系统采集了浮选土样,浮选结果显示:汪沟遗址的农作物有粟、黍、稻和大豆,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都很高,以粟黍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是汪沟遗址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稻作农业所占比重很小,大豆种植也较少。国电荥阳电厂热源入郑管网工程发掘区植物遗存出土密度较高,可能是遗址的居住区,遗址靠近壕沟的区域植物遗存相对较少。 

【文章来源】:中国农史. 2020,39(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河南郑州汪沟遗址炭化植物遗存分析


汪沟遗址位置示意图

农作物,遗址,种子,概率


296份浮选样品中有12份未出土炭化物遗存(包括炭屑和炭化种子)。共发现炭化种子、果实52035粒,其中可鉴定到科、种、属的种子果类合计50360粒,平均每升土样出土种子的数量为24.85粒。汪沟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种子包括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稻米(Oryza sativa)、大豆(Glycine max)四种农作物炭化籽粒,共计47741粒,占可鉴定种子果类总数的94.8%,出土概率为84.8%。非农作物种子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狗尾草(Setaria viridis)、藜(Cheno‐podium album)、苋属(Amaranthus)、野大豆(Gly‐cine soja)、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赤爮(Thladianthadubia)、泽漆(Euphorbia helioscopia)、紫苏(Perilla frutescens)、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水棘针(Amethysteacaerulea)、紫苏(Perilla frutescens)、堇菜(Viola verecunda)等,共计2619粒,占可鉴定种子果类的4.2%,出土概率为51.69%(图2)。1. 农作物

农作物,遗址,概率,百分比


粟是汪沟遗址出土最多的炭化农作物种子,共发现40030粒,绝对数量占到全部四种农作物种子的83.85%,出土概率为82.77%,说明粟是汪沟遗址最主要的农作物。我们将粟划分为成熟和不成熟两大类。成熟粟29545粒,不成熟粟10077粒,成熟粟和不成熟粟的比例为2.93∶1。成熟粟的鉴定标准为大而圆鼓,整体圆球状,直径多在1.2~1.5mm,胚区椭圆形,约占种子长度的2/3左右。不成熟粟的鉴定标准是腹部扁平,背部隆起,整体扁圆形,直径多在0.9~1.2mm,胚区窄卵形(图5)。黍共发现6862粒,绝对数量占农作物总数的14.44%,出土概率为39.19%,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仅次于粟。黍整体呈长圆球形,尾部翘起、突出,胚区短且宽,呈三角状,种子长径多在1.6~2.1mm之间[图4,(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南瓜种植发源、兴起于京冀——《我国南瓜传入与早期分布考》申说[J]. 程杰.  阅江学刊. 2019(02)
[2]试论史前时期稻米在中原地区的传播[J]. 钟华.  西部考古. 2018(01)
[3]我国南瓜传入与早期分布考[J]. 程杰.  阅江学刊. 2018(02)
[4]郑州汪沟遗址仰韶居民的脊柱退行性关节病[J]. 周亚威,顾万发,韩国河,闫琪鹏.  解剖学杂志. 2017(06)
[5]仰韶文化时期农耕生产的发展和农业社会的建立——鱼化寨遗址浮选结果的分析[J]. 赵志军.  江汉考古. 2017(06)
[6]考古出土炭化大豆的鉴定标准和方法[J]. 赵志军,杨金刚.  南方文物. 2017(03)
[7]尺寸与成分:考古材料揭示黄河中下游地区大豆起源与驯化历程[J]. 陈雪香,马方青,张涛.  中国农史. 2017(03)
[8]陕西省蓝田县新街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研究[J]. 钟华,杨亚长,邵晶,赵志军.  南方文物. 2015(03)
[9]河南登封南洼遗址二里头到汉代聚落农业的植物考古证据[J]. 吴文婉,张继华,靳桂云.  中原文物. 2014(01)
[10]黄河中下游几处遗址大豆属(Glycine)遗存的初步研究[J]. 吴文婉,靳桂云,王海玉,王传明.  中国农史. 2013(02)

硕士论文
[1]山东滕州北台上遗址植物大遗存分析[D]. 王珍珍.山东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5454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454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1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