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甲骨文、金文文字构形中“点”的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5 06:22
  汉字以复杂的构形,较原始的笔意,在世界文字之林中独树一帜。汉字的形体一直以来都是文字学研究关注的重点。“点”是本文界定的新概念,与现代汉语中的基础点笔画不同,“点”是甲骨文、金文中形状比较微小的具有构形功能的部件,既包括小团块状的笔画,也包括非常短小的线状、点状形的笔画。“点”虽然在视觉上显得微小,但在构字中体现出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殷商甲骨文字、西周春秋金文字形为主要材料,以分类统计、系统描写和共时历时研究结合为主要方法,通过字样采集和字形描写,分析“点”的构形功能与演变规律,探究“点”在甲金文考释中的作用。本文收集到含有“点”的甲骨文字形213个,通过对这些文字的考察,总结出甲骨文字形中的“点”有以下六大功能:表形、象征、装饰、标示、示音、综合,其中表形是其主要功能:甲骨文中的点可以表示自然界的常见事物,如水、火、土等,为它们的原始形态;也可以表示人、猴、犬、鸟等生物体的器官和身体各部位,为简单的抽象形态;以及其他用点体现出来的形体,如午字,竖线上的两“点”即形象地表现出舂米杵的形体特点。表现“点”象征功能的字形占比15.02%,其他装饰功能占比7.04%,标示功能占比7.98%,示...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引言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点”的定义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四)写作思路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古文字构字研究
            (一)关于“点”的研究
            (二)关于“口”的研究
            (三)关于数字部件的研究
            (四)关于“手”符构件的研究
            (五)关于“止”符字的研究
        二、汉字构形理论研究
        三、汉字构形系统研究
        四、汉字构形演变研究
第二章 甲骨文中“点”的构形功能
    第一节 甲骨文中“点”的确定和定量统计
    第二节 甲骨字形中“点”的表形功能
        一、与水相关的字形
            (一)“点”表示流水之形
            (二)“点”表示酒液之形
            (三)“点”表示雨水之形
            (四)“点”表示器皿中的水形
            (五)“点”表示其他液体之形
        二、与火相关的字形
        三、与土相关的字形
        四、与人体、动物相关的字形
            (一)“点”表示眼睛、眼泪之形
            (二)“点”表示唾液、汗液之形
            (三)“点”表示斑纹、毛发之形
            (四)“点”表示指爪之形
            (五)“点”表示其他器官之形
        五、与其他事物相关的字形
            (一)“点”表示米粒之形
            (二)“点”表示其他事物之形
    第三节 甲骨字形中“点”的象征功能
        一、象征微小事物的字形
        二、象征复杂事物的字形
        三、象征抽象事物或概念的字形
    第四节 甲骨字形中“点”的装饰功能
        一、“点”位于字形封闭空间内
        二、“点”在字形外围
        三、“点”左右对称排列
    第五节 甲骨字形中“点”的标示功能
        一、“点”区别字形
        二、“点”指示关键信息
        三、“点”有强调作用
    第六节 甲骨字形中“点”的示音功能
    第七节 甲骨字形中“点”的综合功能
    小结
第三章 金文中“点”的构形功能及构形演变
    第一节 金文中“点”的确定和定量统计
        一、关于“点”的确定标准
        二、金文字形的整理需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第二节 金文中“点”的构形功能
        一、表形
        二、示音
        三、象征
        四、装饰
        五、标示
        六、综合
    第三节 金文中“点”的构形演变
        一、基础形变
        二、简化
        三、繁化
        四、粘连
        五、变异
        六、综合演变
    第四节 金文中“点”的构形功能及演变例说
        一、基础形变
        二、简化
        三、繁化
        四、粘连
        五、变异
        六、综合演变
    小结
第四章 “点”与甲金文考释
    一、释安
    二、释保
    三、释亦
    四、释滳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示部字在古文字阶段的字形演变规律研究[J]. 余超.  汉字文化. 2019(06)
[2]卜辞所见滳水考[J]. 张兴照.  南方文物. 2016(04)
[3]“危”的古文字形体及造字理据演变考[J]. 罗骥.  古汉语研究. 2016(03)
[4]试说“盗”字的来源[J]. 张富海.  中国文字学报. 2015(00)
[5]楚简文字与甲骨文、金文之间的形体演变特点[J]. 匡鹏飞,廖媛媛.  古汉语研究. 2013(01)
[6]《说文解字》中数字作为构字部件情况的研究——对“一二三四五”的考察[J]. 张立红.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2(07)
[7]《说文解字》中数字作为构字部件情况的研究——对“六七八九十”的考察[J]. 张立红.  语文学刊. 2012(14)
[8]西周金文构形特征探析[J]. 王瑞英.  殷都学刊. 2012(01)
[9]说“巴”[J]. 刘兴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10]构建汉字形体流变谱系[J]. 党怀兴.  中国图书评论. 2008(06)

硕士论文
[1]甲骨文“止”符字构形研究[D]. 何文芳.浙江师范大学 2018
[2]甲骨文“手”符字构形研究[D]. 蔡红红.浙江师范大学 2018
[3]近二十年汉字溯源研究综论[D]. 吴雅静.福建师范大学 2015
[4]古文字中从“酉”之字的构形与流变[D]. 王永昌.吉林大学 2014
[5]甲骨文、金文、《说文》中的“口”形部件研究[D]. 王小燕.苏州大学 2014
[6]古漢字構件功能的多樣性研究[D]. 范珊珊.河北大学 2012
[7]甘肃出土先秦两汉青铜器铭文整理与研究[D]. 秦凤鹤.西北师范大学 2012
[8]古汉字形体讹变现象的考察与分析[D]. 高文英.河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519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519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9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