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天长汉墓出土夹纻胎漆笥工艺与装具文化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9 13:48
  笥是中国古代最具实用性的装盛器具之一。文章从制作工艺和结构两方面分析天长纪庄M19汉墓出土的漆笥,发现这件盝顶式双层结构的漆笥为夹纻胎制作工艺,代表了西汉时期江淮地区成熟的漆器制作特点;而上下层分隔并内置子盒的结构体现了古代盛物装具文化中"一器多用"、"分类存储"的功能特点,为研究古代漆器的制作以及古代造物思想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文章来源】:中国生漆. 2020,39(02)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天长汉墓出土夹纻胎漆笥工艺与装具文化的研究


漆笥内装子盒中的圆盒

圆型,结论


天长纪庄汉墓M19漆笥圆型子盒

断面图,残片,显微结构,断面


作为一种特殊的制胎方法,夹纻胎工艺始于战国时期,至西汉时开始流行。奁、盘、耳杯等夹纻胎器物在各地汉墓中常有出土,但不同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夹纻胎器物所占比例并不相同。夹纻胎漆器在西汉中期以前的墓葬中出土数量相对较少;到了西汉中期以后夹纻胎漆器数量渐渐增多[3]。表1可以看出,出土的漆笥绝大多数为木胎、竹胎,极少数为夹纻胎。而同时期出土的漆笥中除了马王堆三号汉墓有夹纻胎漆笥(仅1件)以外,只在安徽天长的汉墓中出现。图6 漆笥残片麻纤维显微形态(×100倍)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笥器考略[J]. 黄秋雯.  广西博物馆文集. 2018(00)
[2]湖南楚汉漆器制作工艺探讨[J]. 聂菲.  湖南省博物馆馆刊. 2014(00)
[3]安徽天长西汉墓发掘简报[J]. 纪春华,乔国荣,王震,杨以平.  文物. 2006(11)
[4]“笥”器所指新解[J]. 张显成.  文史杂志. 1994(01)
[5]江苏邗江胡场五号汉墓[J]. 王勤金,吴炜,房宁,张容生.  文物. 1981(11)
[6]扬州邗江县胡场汉墓[J]. 王勤金,印志华,徐良玉,古健.  文物. 1980(03)
[7]安徽天长县汉墓的发掘[J].   考古. 1979(04)
[8]长沙马王堆二、三号汉墓发掘简报[J].   文物. 1974(07)



本文编号:3596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596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a4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