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出土楚简与传世典籍异文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00:28
  本文以近年出土楚简中的部分典籍与传世文献之间的异文为研究对象,全面搜集了各种类型的异文,从文字、音韵、词义等角度进行辨析和探讨。文中把异文从形、音、义方面分为通假异文、古今字、异体字、同义词几大类进行详细的讨论。本文集中研究了简文与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主要从音韵学角度分析通假异文之间的关系,以现有的古音学理论为通假现象的存在寻找根据。将所有的通假异文按照王力先生构拟的上古三十韵部进行编排,对每一组通假异文,指出各自上古音所属的声母、韵部,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王力先生的上古音理论体系)。同时,根据简文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材料,对上古声母系统作了一些探讨,为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证据。本文对简文中的“古文”作了详细的梳理,依据传世典籍,用文字学理论对古今异体现象作了一些分析。在判断古今字的时候,主要以传世典籍(包括《说文解字》等字书)和出土古文字资料为依据。本文整理了简帛典籍中存在的一部分同义词、近义词、同源词,依据传统的语言材料对这些同义词、近义词、同源词的内涵和关系作了初步的探讨。本文在讨论楚简和典籍异文时,紧密结合传世文献(包括经典著作、前人注疏、字书等),尽量寻找两者之... 

【文章来源】:四川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0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楚简与典籍异文研究概说
    一、研究对象
    二、选题意义
    三、出土简帛与典籍异文研究的成果
    四、研究方法
    五、引文、引书
第一章 楚简典籍异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节 简帛典籍异文与郑注古今文
    第二节 近年出土楚简和典籍中的通假异文与上古声母研究
第二章 通假异文
第三章 古今字
第四章 异体字
第五章 同义词
第六章 同源词
第七章 省变、混用等现象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周易》通行本与帛书本异文声母研究[J]. 赵振兴,陈灿.  古汉语研究. 2003(03)
[2]由简帛异文谈古代通用字问题[J]. 吴辛丑.  汕头大学学报. 2001(04)
[3]简帛典籍异文与变换分析法的运用[J]. 吴辛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5)
[4]简帛异文的类型及其价值[J]. 吴辛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5]从帛书异文看《周易》训诂中存在的问题[J]. 吴辛丑.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01)
[6]关于竹书、帛书通假字的考察[J]. 张儒.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2)
[7]《秦汉帛书音系》概述[J]. 刘宝俊.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01)
[8]试析《睡虎地秦墓竹简》中的同音假借[J]. 刘方.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04)



本文编号:36032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032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a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