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 ——以大寨为例

发布时间:2022-04-26 19:26
  在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进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农村劳动力逐步流失,以及农业文化衰退等问题日益突出,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愈发引起人们关注。全球重要农业类文化遗产和中国重要农业类文化遗产的评选工作正进行得如火如茶。我国近年来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保护政策,以规范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在学术界,生态学、农学、经济学、旅游学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开始重视农业类文化遗产工作,且愈发有学科交叉和融合的趋势。发展是第一要务,若要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仍然要作为重要的产业来进行发展与研究,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迫在眉睫。大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建设典型,本文以山西省昔阳县大寨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搜集整理等方法,研究分析农业类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与对策,首先介绍了该项工作的研究背景,并分析了国际与国内研究与保护现状;第二部分阐述了大寨农业类遗产的形成;第三部分通过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两个方面对大寨农业类遗产进行现状调查;第四部分对农业类遗产保护思路与方法进行分析,并从政府、社会、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了农业类遗产的保护对策。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
        1.2.1 国际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1.2.2 国内农业类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第二章 大寨农业类遗产的形成
    2.1 大寨村自然地理环境
    2.2 大寨村史
        2.2.1 大寨得名缘由
        2.2.2 解放前的大寨
        2.2.3 土地改革时期的大寨
        2.2.4 十年造地
        2.2.5 “三不要,三不少”
        2.2.6 “再上一层楼”
        2.2.7 改革开放后的大寨
    2.3 “农业学大寨”的提出及历程
        2.3.1 大寨经验在昔阳的推广
        2.3.2 “农业学大寨”口号的提出
        2.3.3 普及大寨县
        2.3.4 大寨红旗飘落
    2.4 大寨村社会经济情况
第三章 大寨农业类遗产现状调研
    3.1 农业类物质遗产
        3.1.1 大寨民居
        3.1.2 农田水利建筑设施
        3.1.3 纪念性不可移动建筑
    3.2 农业类非物质遗产
        3.2.1 大寨精神
        3.2.2 大寨人的豪言壮语
        3.2.3 音乐作品
        3.2.4 美术作品
    3.3 大寨类农业遗产保护面临的困境
        3.3.1 缺乏相应的保护管理
        3.3.2 缺乏开发和保护并重的思想意识
        3.3.3 缺乏整体布局和长远规划
        3.3.4 缺乏保护遗产的“正能量”
第四章 农业类遗产保护思路与对策
    4.1 政府层面
        4.1.1 制定出台政策,成立保护机构
        4.1.2 修复农业景观,深入挖掘资源
        4.1.3 加强文化传承,提高保护意识
        4.1.4 提升红色旅游发展定位
        4.1.5 弘扬绿色产品营销理念
    4.2 社会层面
        4.2.1 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系统
        4.2.2 挖掘、整理农业类文化遗产
        4.2.3 加大宣传力度,打好特色品牌
        4.2.4 建立农业类遗产保护协会
    4.3 个体层面
        4.3.1 坚守整体性保护原则
        4.3.2 充分利用农业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文化农业
        4.3.3 利用地域认同,培养居民保护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J]. 李文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01)
[2]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权利的法律保护[J]. 崔璨.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3)
[3]大寨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探究[J]. 许艳红,苏芝军,杜学武.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12)
[4]农业学大寨运动及其再评价[J]. 岳从欣.  党史文汇. 2012(10)
[5]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J]. 闵庆文.  农民科技培训. 2012(09)
[6]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什么与怎样保护[J]. 李明,王思明.  中国农史. 2012(02)
[7]邓小平与陈永贵[J]. 霞飞.  湘潮(上半月). 2012(06)
[8]大寨精神的实质内涵、丰富发展和现实意义[J]. 张宏华,孟永华.  前进. 2011(12)
[9]浅析大寨文化遗产的保护[J]. 史永红.  文物世界. 2011(01)
[10]浅析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山西省委对大寨精神的总结[J]. 王家进.  中共党史研究. 2010(11)

博士论文
[1]典型制造与社会动员[D]. 邢宇宙.南京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山西新闻网山西形象建构研究[D]. 张文星.河北大学 2017
[2]大寨精神的形成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任洁.山西农业大学 2014
[3]新时期大寨村村民发展研究[D]. 刘欣.山西大学 2014
[4]大寨工:人民公社时期的劳动管理[D]. 鲁小亚.华中师范大学 2014
[5]典型塑造与政治动员:“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政治学分析[D]. 阴娜.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新农村的“塑造”[D]. 汤丽.华中师范大学 2014
[7]甘肃省“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1964-1980)[D]. 邓新功.西北师范大学 2012
[8]农业遗产学基础理论研究[D]. 徐晓.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9]涉县“农业学大寨”运动研究[D]. 温慧梅.河北师范大学 2011
[10]重构农村:“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政治动员[D]. 乔晶.华东师范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485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485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2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