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黄付庙楚墓出土战国陶器科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5-08 16:38
湖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自建国以来,湖北地区已经发掘了数千座楚墓。随着墓葬资料的增多,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都被学者们所关注。而荆门地区是湖北楚墓数量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出土了大量的陶器文物,为研究本地区陶器、验证考古类型学划分、分析不同等级楚墓出土陶器差异及文物保护方案实施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本论文选取了湖北荆门黄付庙地区出土楚墓陶器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偏光显微分析、热膨胀仪分析、EDXRF、拉曼光谱、GC-MS等多种现代科学分析手段对陶片样品的吸水率,烧成温度,岩相结构,胎体主量元素成分、陶片颜料及胶结物成分进行测试,并利用多元统计等分析方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最终得出有关黄付庙地区楚墓出土战国陶器制作工艺的相关信息。主要结论如下:(1)黄付庙地区楚墓出土战国陶器吸水率和显气孔率基本呈正比关系,泥质灰陶和泥质红陶吸水率差别不大,集中在18.30-20.58%之间,力学强度较弱,质疏松。(2)黄付庙地区楚墓出土战国陶器在偏光显微镜下均呈深浅不同的褐色。粘土均为粉砂质粘土,由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等矿物组成。部分样品泥屑呈带状分布并拉长定向,体现了制作时...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研究意义
1.2 湖北楚墓出土陶器研究现状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 选题背景
1.3.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黄付庙遗址概况
2.1 遗址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2.2 发掘简介及出土文物保存状况
2.2.1 发掘简介
2.2.2 文物保存环境及概况
2.3 取样情况及简介
2.3.1 样品来源
2.3.2 样品特征
第三章 陶器胎体测试表征
3.1 引言
3.2 陶片的物理性能测试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样品
3.2.4 实验步骤
3.2.5 实验结果
3.2.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3.3 陶片的岩相结构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仪器
3.3.3 实验样品
3.3.4 实验步骤
3.3.5 实验结果
3.3.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3.4 陶片原始烧成温度测定
3.4.1 实验原理
3.4.2 实验仪器
3.4.3 实验样品
3.4.4 实验步骤
3.4.5 实验结果
3.4.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3.5 陶片主量元素分析-
3.5.1 实验原理
3.5.2 实验仪器
3.5.3 实验样品
3.5.4 实验步骤
3.5.5 实验结果
3.5.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第四章 陶器表面颜料制作工艺研究
4.1 陶片颜料组成分析
4.1.1 黑色胎衣及红色颜料
4.1.2 黄色颜料
4.1.3 白色颜料
4.2 颜料胶结材料分析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样品
4.2.4 实验步骤
4.2.5 实验结果
4.2.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第五章 黄付庙楚墓出土战国陶器制作工艺初探
5.1 显微形貌观察
5.1.1 实验原理
5.1.2 实验设备
5.1.3 实验步骤
5.1.4 实验结果
5.1.5 数据处理与结果结论
5.2 黄付庙地区楚墓出土战国陶器制作工艺初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都平原出土史前陶器岩相学初步分析[J]. 江柏毅. 四川文物. 2018(02)
[2]浅析寿春楚文化元素[J]. 徐家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11)
[3]热膨胀法在古陶瓷测温研究中的应用与探索[J]. 童永东,汪常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4]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发掘简报[J]. 贾汉清,武家璧,杨开勇,肖玉军,张正发,谢章伟,陈新平,朱枫,刘宏昊,王家鹏,刘建业,蒋鲁敬. 文物. 2017(02)
[5]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彩绘陶礼器的保护修复[J]. 王贺,肖俊涛,华玉冰,徐韶钢. 北方文物. 2016(04)
[6]热膨胀法判定古代琉璃构件胎体烧成温度的模拟实验研究[J]. 丁银忠,侯佳钰,苗建民. 南方文物. 2016(02)
[7]汉代彩绘陶仓楼的取样分析[J]. 郭继宾,刘江卫. 中原文物. 2015(05)
[8]湖北荆州八岭山冯家冢楚墓祭祀坑2013年发掘简报[J]. 王明钦,张万高,赵晓斌,刘中标,黄成家,潘涛,王刚,谢章伟,张正发,刘祖梅,刘冬梅,王家正. 文物. 2015(02)
[9]湖北荆州八岭山冯家冢楚墓2011~2012年发掘简报[J]. 王明钦,张万高,赵晓斌,陈方林,刘中标,贺威,王家正,黄成家,潘涛,王刚,谢章伟,肖玉军,金陵,余长慎,张正发,刘祖梅,刘冬梅,张正发. 文物. 2015(02)
[10]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在彩绘文物分析中的应用[J]. 惠娜,王亮,王春燕,夏寅,容波,毛晓芬. 文博. 2015(01)
硕士论文
[1]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保护修复研究[D]. 赵倩.西北大学 2017
[2]埋藏对文物蛋白胶料气质联用鉴别结果的影响研究[D]. 张晓英.西北大学 2017
[3]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出土陶器制作工艺与产地研究[D]. 徐文婷.南京大学 2017
[4]多方法检测古代珍贵彩绘文物颜料及胶结材料的研究[D]. 刘璐瑶.浙江大学 2017
[5]山东南部东周陶器分期及聚落研究[D]. 曹洋.山东大学 2016
[6]古代珍贵彩绘文物胶结材料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D]. 胡文静.浙江大学 2016
[7]朝阳袁台子出土的战国陶器研究[D]. 李洪阳.吉林大学 2015
[8]东天山地区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遗址陶器制作工艺与产地的相关研究[D]. 申静怡.西北大学 2012
[9]古代陶器物理属性研究方法初探[D]. 贾耀祺.郑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52003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我国古代陶器制作工艺研究意义
1.2 湖北楚墓出土陶器研究现状
1.3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1 选题背景
1.3.2 选题意义
第二章 黄付庙遗址概况
2.1 遗址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2.2 发掘简介及出土文物保存状况
2.2.1 发掘简介
2.2.2 文物保存环境及概况
2.3 取样情况及简介
2.3.1 样品来源
2.3.2 样品特征
第三章 陶器胎体测试表征
3.1 引言
3.2 陶片的物理性能测试
3.2.1 实验原理
3.2.2 实验仪器
3.2.3 实验样品
3.2.4 实验步骤
3.2.5 实验结果
3.2.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3.3 陶片的岩相结构
3.3.1 实验原理
3.3.2 实验仪器
3.3.3 实验样品
3.3.4 实验步骤
3.3.5 实验结果
3.3.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3.4 陶片原始烧成温度测定
3.4.1 实验原理
3.4.2 实验仪器
3.4.3 实验样品
3.4.4 实验步骤
3.4.5 实验结果
3.4.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3.5 陶片主量元素分析-
3.5.1 实验原理
3.5.2 实验仪器
3.5.3 实验样品
3.5.4 实验步骤
3.5.5 实验结果
3.5.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第四章 陶器表面颜料制作工艺研究
4.1 陶片颜料组成分析
4.1.1 黑色胎衣及红色颜料
4.1.2 黄色颜料
4.1.3 白色颜料
4.2 颜料胶结材料分析
4.2.1 实验原理
4.2.2 实验仪器
4.2.3 实验样品
4.2.4 实验步骤
4.2.5 实验结果
4.2.6 数据处理与结果讨论
第五章 黄付庙楚墓出土战国陶器制作工艺初探
5.1 显微形貌观察
5.1.1 实验原理
5.1.2 实验设备
5.1.3 实验步骤
5.1.4 实验结果
5.1.5 数据处理与结果结论
5.2 黄付庙地区楚墓出土战国陶器制作工艺初探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都平原出土史前陶器岩相学初步分析[J]. 江柏毅. 四川文物. 2018(02)
[2]浅析寿春楚文化元素[J]. 徐家久.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11)
[3]热膨胀法在古陶瓷测温研究中的应用与探索[J]. 童永东,汪常明.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4]湖北荆州望山桥一号楚墓发掘简报[J]. 贾汉清,武家璧,杨开勇,肖玉军,张正发,谢章伟,陈新平,朱枫,刘宏昊,王家鹏,刘建业,蒋鲁敬. 文物. 2017(02)
[5]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战国墓地出土彩绘陶礼器的保护修复[J]. 王贺,肖俊涛,华玉冰,徐韶钢. 北方文物. 2016(04)
[6]热膨胀法判定古代琉璃构件胎体烧成温度的模拟实验研究[J]. 丁银忠,侯佳钰,苗建民. 南方文物. 2016(02)
[7]汉代彩绘陶仓楼的取样分析[J]. 郭继宾,刘江卫. 中原文物. 2015(05)
[8]湖北荆州八岭山冯家冢楚墓祭祀坑2013年发掘简报[J]. 王明钦,张万高,赵晓斌,刘中标,黄成家,潘涛,王刚,谢章伟,张正发,刘祖梅,刘冬梅,王家正. 文物. 2015(02)
[9]湖北荆州八岭山冯家冢楚墓2011~2012年发掘简报[J]. 王明钦,张万高,赵晓斌,陈方林,刘中标,贺威,王家正,黄成家,潘涛,王刚,谢章伟,肖玉军,金陵,余长慎,张正发,刘祖梅,刘冬梅,张正发. 文物. 2015(02)
[10]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在彩绘文物分析中的应用[J]. 惠娜,王亮,王春燕,夏寅,容波,毛晓芬. 文博. 2015(01)
硕士论文
[1]信阳城阳城址战国楚墓出土彩绘陶器保护修复研究[D]. 赵倩.西北大学 2017
[2]埋藏对文物蛋白胶料气质联用鉴别结果的影响研究[D]. 张晓英.西北大学 2017
[3]安徽郎溪磨盘山遗址出土陶器制作工艺与产地研究[D]. 徐文婷.南京大学 2017
[4]多方法检测古代珍贵彩绘文物颜料及胶结材料的研究[D]. 刘璐瑶.浙江大学 2017
[5]山东南部东周陶器分期及聚落研究[D]. 曹洋.山东大学 2016
[6]古代珍贵彩绘文物胶结材料的免疫分析技术研究[D]. 胡文静.浙江大学 2016
[7]朝阳袁台子出土的战国陶器研究[D]. 李洪阳.吉林大学 2015
[8]东天山地区青铜至早期铁器时代遗址陶器制作工艺与产地的相关研究[D]. 申静怡.西北大学 2012
[9]古代陶器物理属性研究方法初探[D]. 贾耀祺.郑州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520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5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