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07 09:52
连云港市位于江苏省东北部,是汉代墓葬、遗址出土较多的地区之一。其中,汉画像石椁墓、汉画像石墓葬、孔望山画像摩崖刻石是连云港地区汉代遗存的重要组成部分。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除了具有鲁南、苏北地区的区域共性外,还有自己的特色。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孔望山画像摩崖刻石,摩崖刻石是汉画像石的类型之一。苏北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数量很多,学术界更多地把研究重点放在了对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研究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的系统研究。本文主要根据搜集到的各种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及实物资料,对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进行系统地分析阐述。本文主要有五章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摩崖刻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章为连云港地区画像石的产生原因,第一、二节介绍了连云港地区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与建置区划,第三节主要分析了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产生的经济原因;第三章为连云港地区汉墓的相关情况概述,主要从连云港地区汉墓的墓葬形制结构和其流行时代两个方面对该地区的汉墓进行适当分析,汉画像石墓葬为该地区的重要墓葬形制之一;第四章...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连云港地区画像石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连云港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建置区划
第三节 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产生的经济因素
第三章 连云港地区汉墓的相关情况概述
第一节 墓葬形制的结构分析
一、木椁墓
二、砖木混合墓
三、石椁墓
四、画像石墓
五、砖室墓
第二节 墓葬形制的时代分析
一、木椁墓流行的年代
二、砖木混合墓流行的年代
三、石椁墓流行的年代
四、画像石墓流行的年代
五、砖室墓流行的年代
第四章 连云港地区画像石墓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锦屏山画像石椁墓群
一、桃花涧画像石椁墓
二、酒店汉画像石椁墓
三、白鸽涧画像石椁墓
四、刘顶画像石椁墓
第二节 东海县昌梨水库汉画像石墓
一、M1汉画像石墓
二、昌梨水库砖石混合结构画像石墓
第三节 赣榆县发现的汉画像石墓
一、金山下庄画像石墓
二、赣榆厉庄顾赤涧村双墩汉画像石墓
第四节 孔望山摩崖画像石刻
一、孔望山摩崖造像群的内容
二、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及周边主要遗迹
第五章 连云港地区与周边地区画像石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连云港地区画像石椁墓的地域风格
第二节 东海昌梨水库汉墓与临沂吴白庄汉墓的比较
第三节 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与徐州地区画像石的比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画像石装饰图案释读[J]. 马静娟,龙华. 文物世界. 2014(06)
[2]山东滕州市山头村汉代画像石墓[J]. 燕燕燕,狄小卜,陈庆峰. 考古. 2012(04)
[3]论汉代画像石的装饰图案设计[J]. 郑立君. 东南文化. 2010(02)
[4]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图像学意义探析[J]. 王睿. 新美术. 2009(01)
[5]孔望山摩崖造像艺术风格及文化精神分析[J]. 骆琳. 艺术百家. 2008(S2)
[6]山东滕州高庄发现汉画像石墓[J]. 王元平,石晶,孙柱才. 考古. 2006(10)
[7]邳州车夫山汉画像石墓初步研究[J]. 郝利荣. 东南文化. 2006(02)
[8]孔望山摩崖画像宗教内容再探讨[J]. 汪小洋. 文博. 2005(02)
[9]江苏铜山县凤凰山西汉墓[J]. 刘尊志. 考古. 2004(05)
[10]山东枣庄市临山汉墓发掘简报[J]. 燕生东,徐加军,赵天文,张云,孙思凡. 考古. 2003(11)
硕士论文
[1]汉画像石历史地理研究[D]. 李江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D]. 赵斌.安徽大学 2011
[3]汉代苏北经济研究[D]. 刘雷.扬州大学 2011
[4]中国早期佛教图像地域特征及其成因初步研究[D]. 苏钰.四川大学 2007
[5]徐州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D]. 侯晓宇.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6205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连云港地区画像石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连云港地区的自然环境
第二节 历史沿革与建置区划
第三节 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产生的经济因素
第三章 连云港地区汉墓的相关情况概述
第一节 墓葬形制的结构分析
一、木椁墓
二、砖木混合墓
三、石椁墓
四、画像石墓
五、砖室墓
第二节 墓葬形制的时代分析
一、木椁墓流行的年代
二、砖木混合墓流行的年代
三、石椁墓流行的年代
四、画像石墓流行的年代
五、砖室墓流行的年代
第四章 连云港地区画像石墓的发现与研究
第一节 锦屏山画像石椁墓群
一、桃花涧画像石椁墓
二、酒店汉画像石椁墓
三、白鸽涧画像石椁墓
四、刘顶画像石椁墓
第二节 东海县昌梨水库汉画像石墓
一、M1汉画像石墓
二、昌梨水库砖石混合结构画像石墓
第三节 赣榆县发现的汉画像石墓
一、金山下庄画像石墓
二、赣榆厉庄顾赤涧村双墩汉画像石墓
第四节 孔望山摩崖画像石刻
一、孔望山摩崖造像群的内容
二、孔望山摩崖造像群及周边主要遗迹
第五章 连云港地区与周边地区画像石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连云港地区画像石椁墓的地域风格
第二节 东海昌梨水库汉墓与临沂吴白庄汉墓的比较
第三节 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与徐州地区画像石的比较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画像石装饰图案释读[J]. 马静娟,龙华. 文物世界. 2014(06)
[2]山东滕州市山头村汉代画像石墓[J]. 燕燕燕,狄小卜,陈庆峰. 考古. 2012(04)
[3]论汉代画像石的装饰图案设计[J]. 郑立君. 东南文化. 2010(02)
[4]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图像学意义探析[J]. 王睿. 新美术. 2009(01)
[5]孔望山摩崖造像艺术风格及文化精神分析[J]. 骆琳. 艺术百家. 2008(S2)
[6]山东滕州高庄发现汉画像石墓[J]. 王元平,石晶,孙柱才. 考古. 2006(10)
[7]邳州车夫山汉画像石墓初步研究[J]. 郝利荣. 东南文化. 2006(02)
[8]孔望山摩崖画像宗教内容再探讨[J]. 汪小洋. 文博. 2005(02)
[9]江苏铜山县凤凰山西汉墓[J]. 刘尊志. 考古. 2004(05)
[10]山东枣庄市临山汉墓发掘简报[J]. 燕生东,徐加军,赵天文,张云,孙思凡. 考古. 2003(11)
硕士论文
[1]汉画像石历史地理研究[D]. 李江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1
[2]徐州地区汉画像石研究[D]. 赵斌.安徽大学 2011
[3]汉代苏北经济研究[D]. 刘雷.扬州大学 2011
[4]中国早期佛教图像地域特征及其成因初步研究[D]. 苏钰.四川大学 2007
[5]徐州汉画像石装饰艺术研究[D]. 侯晓宇.苏州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62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56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