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府州治所建筑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3 10:49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统治机构无疑是城市体系的核心要素之一。治所作为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中心之所在,往往居于城市布局的中心位置,对其位置、占地规模及平面格局的探讨,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中国古代的建筑历史与建筑制度,更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封建礼教、官制制度及地方政治制度等。本文主要以宋代方志《严州图经》、《景定严州续志》、《咸淳毗陵志》及《嘉定赤城志》中所载文字及舆图为基础材料,辅以其他历史文献、版本方志研究成果以及地图学研究成果等,对南宋时期严州(建德府)、常州、台州三个府州治所的历史沿革、位置、占地规模及平面格局做了细致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对南宋时期临安府治、建康府治的研究成果,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府州治所的建筑规制规律。研究表明: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府州治所通常位于子城内正北,面积在百余亩左右。治所内有多重院落,由南至北,且一般由中路向东西两侧铺展开来。院落功能大致可划分为治事之所及宴息之所,治事之所均位于治所内南部,院落布局较为规整,而宴息之所多位于治所内东北部,院落布局较为随意。治所内中路上一般从南往北依次列有:府(州)门、仪门、戒石、设厅,从...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府州治所位置
《严州图经》、《景定严州续志》版本源流(作者绘)
建德府“府境总图”[5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府、州衙署的建筑规模和布局[J]. 陈凌. 文史杂志. 2013(02)
[2]《严州图经》版本与卷数考[J]. 桂始馨.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2(04)
[3]从方志看宋代县衙署建筑群的布局[J]. 赵龙. 求索. 2012(08)
[4]《宋史》版本流变考述[J]. 邹贺. 唐都学刊. 2011(06)
[5]南宋建康府府廨建筑复原研究及基址规模探讨[J]. 袁琳,王贵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09(00)
[6]衙门建筑源流及规制考略[J]. 姚柯楠,李陈广. 中原文物. 2005(03)
[7]论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文化意蕴[J]. 姚柯楠. 古建园林技术. 2004(02)
[8]洛阳宋代衙署庭园遗址发掘简报[J]. 王岩,李春林. 考古. 1996(06)
[9]明清县衙建筑考略[J]. 刘鹏九,苗丙雪. 古建园林技术. 1995(04)
[10]明代州县衙署的建制与州县政治体制[J]. 柏桦. 史学集刊. 1995(04)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山西地方衙署建筑的形制与布局规律初探[D]. 张海英.太原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9904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府州治所位置
《严州图经》、《景定严州续志》版本源流(作者绘)
建德府“府境总图”[5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府、州衙署的建筑规模和布局[J]. 陈凌. 文史杂志. 2013(02)
[2]《严州图经》版本与卷数考[J]. 桂始馨.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12(04)
[3]从方志看宋代县衙署建筑群的布局[J]. 赵龙. 求索. 2012(08)
[4]《宋史》版本流变考述[J]. 邹贺. 唐都学刊. 2011(06)
[5]南宋建康府府廨建筑复原研究及基址规模探讨[J]. 袁琳,王贵祥.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09(00)
[6]衙门建筑源流及规制考略[J]. 姚柯楠,李陈广. 中原文物. 2005(03)
[7]论中国古代衙署建筑的文化意蕴[J]. 姚柯楠. 古建园林技术. 2004(02)
[8]洛阳宋代衙署庭园遗址发掘简报[J]. 王岩,李春林. 考古. 1996(06)
[9]明清县衙建筑考略[J]. 刘鹏九,苗丙雪. 古建园林技术. 1995(04)
[10]明代州县衙署的建制与州县政治体制[J]. 柏桦. 史学集刊. 1995(04)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山西地方衙署建筑的形制与布局规律初探[D]. 张海英.太原理工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659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659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