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畏兽研究
发布时间:2022-11-03 19:48
北朝畏兽图像载体丰富,使用范围广泛,既见于墓葬壁画、石葬具线刻画、墓志纹饰和随葬装饰品中,亦见于佛教石窟壁画、雕刻。第一章对上述两大类畏兽图像进行了梳理分析,可知目前所见北朝畏兽图像中,最早的为山西大同北魏太延元年(435年)墓中的持斧钺畏兽,其形象与北魏迁洛后的畏兽有所区别。北魏迁洛后,畏兽图像出现在墓志及石葬具线刻画上,出土地点多在洛阳,且墓主身份等级较高。而到了东魏、北齐,畏兽图像又出现在墓葬壁画中,多和仪仗卤簿、祥瑞图像等搭配出现,墓主身份等级也较高。到了北周,畏兽图像又见于入华粟特人的石葬具中,畏兽所处位置多为石榻榻腿处,石堂人字拱处等次要位置,从其所处位置和造型看多为承重的作用。而佛教石窟中的图像,如巩县石窟和响堂山石窟的畏兽多位于壁脚和柱脚处,无其他搭配;莫高窟的畏兽图像与摩尼宝珠、飞天等佛教形象绘于一处,其搭配组合多样,背后所寓之涵义也更加复杂。第二章根据畏兽的动作造型和所持道具的不同,将北朝畏兽图像分为10个大类,分别为奔走状畏兽、俯冲状畏兽、持物畏兽、周身环鼓畏兽、吞吐云气畏兽、托举状畏兽、蹲坐状畏兽、跪坐状畏兽、口吐长舌畏兽、头顶附人首畏兽。再结合畏兽所处的位置、...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北朝畏兽图像概况
第一节 墓葬中所见畏兽图像
第二节 石窟中所见畏兽图像
第二章 北朝畏兽图像的造型分析
第一节 北朝畏兽图像的造型
第二节 北朝畏兽图像的位置
第三章 畏兽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试析畏兽的来源
第二节 关于畏兽名称的探讨
第三节 从畏兽图像看南北朝之间的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J]. 张庆捷,张喜斌,李培林,冀保金. 考古. 2015(07)
[2]故宫博物院藏河北响堂山石窟北齐石畏兽考[J]. 达微佳.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03)
[3]汉画像石墓门扉装饰的图像构成及其文化意蕴[J]. 孙发成. 阅江学刊. 2013(04)
[4]敦煌莫高窟的“人非人”形象及其启示[J]. 石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5]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J]. 寇小石,胡安林,王保平,程林泉,张翔宇. 文物. 2008(06)
[6]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J]. 高峰,李晔,张海雁,员新华,江伟伟,刘俊喜. 文物. 2006(10)
[7]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J].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8]户县祖庵发现的特殊石棺[J]. 呼林贵. 文博. 2005(01)
[9]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J]. 常一民,裴静蓉,王普军. 文物. 2003 (10)
[10]巩县石窟寺新发现[J]. 孙角生,张小洁,阎俊杰. 中原文物. 2002(01)
博士论文
[1]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文化与审美研究[D]. 孙武军.西北大学 2012
[2]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尹夏清.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00518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方法
第一章 北朝畏兽图像概况
第一节 墓葬中所见畏兽图像
第二节 石窟中所见畏兽图像
第二章 北朝畏兽图像的造型分析
第一节 北朝畏兽图像的造型
第二节 北朝畏兽图像的位置
第三章 畏兽的来源及相关问题
第一节 试析畏兽的来源
第二节 关于畏兽名称的探讨
第三节 从畏兽图像看南北朝之间的交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山西忻州市九原岗北朝壁画墓[J]. 张庆捷,张喜斌,李培林,冀保金. 考古. 2015(07)
[2]故宫博物院藏河北响堂山石窟北齐石畏兽考[J]. 达微佳.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15(03)
[3]汉画像石墓门扉装饰的图像构成及其文化意蕴[J]. 孙发成. 阅江学刊. 2013(04)
[4]敦煌莫高窟的“人非人”形象及其启示[J]. 石炯.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5]西安北周康业墓发掘简报[J]. 寇小石,胡安林,王保平,程林泉,张翔宇. 文物. 2008(06)
[6]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发掘简报[J]. 高峰,李晔,张海雁,员新华,江伟伟,刘俊喜. 文物. 2006(10)
[7]事不孤起,必有其邻:蒙文通先生与思想史的社会视角[J]. 罗志田.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4)
[8]户县祖庵发现的特殊石棺[J]. 呼林贵. 文博. 2005(01)
[9]太原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J]. 常一民,裴静蓉,王普军. 文物. 2003 (10)
[10]巩县石窟寺新发现[J]. 孙角生,张小洁,阎俊杰. 中原文物. 2002(01)
博士论文
[1]北朝隋唐入华粟特人墓葬图像的文化与审美研究[D]. 孙武军.西北大学 2012
[2]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 尹夏清.四川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005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700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