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地区元、明墓葬
发布时间:2023-03-19 20:04
本文考察1276年至1683年之间,即元明两朝长江下游地区有明确纪年和可以准确判断大致时代墓葬的变化情况,以十四世纪六十年代末、十五世纪二十年代初和十五世纪末三个时间界限将墓葬材料分为四期。 每期内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结论:长江下游地区的元明墓葬存在着两条不同的变化线索,一条是该地区所固有的框式墓传统,该类型的墓葬从元至明逐渐发展出一条独特的墓外浇浆密封技术,此类墓葬结构简约,墓内空间狭小,其随葬品以放置在葬具内为主,种类多样,体现出墓主人的个人喜好和意愿。另一条是以明初南京地区功臣墓为代表的明代统治阶级使用的墓葬,其结构采取模仿地上建筑的屋式和类屋式墓葬,大量随葬品陈放在葬具外墓室中,多随葬铜锡明器和代表身份的玉带,这些墓葬的形制和随葬品整齐划一,表现出高度的制度化。直到明中后期,制度逐渐松懈,此类墓葬数量减少,尤其到后期此类墓葬几乎不见,最终很可能被浇浆密封的框式墓所取代。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一、第一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种类
二、第二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的种类
三、第三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的种类
四、第四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的种类
五、对元明墓葬的几点认识
(一) 各类墓葬形制的变化
(二) 随葬品种类和分布的变化
(三) 对于几种随葬品的分析
(四) 对几座时代不明墓葬的断代分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65876
【文章页数】:12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前言
一、第一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种类
二、第二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的种类
三、第三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的种类
四、第四期墓葬概貌
(一) 墓葬形制
(二) 各类随葬品的分布
(三) 随葬品的种类
五、对元明墓葬的几点认识
(一) 各类墓葬形制的变化
(二) 随葬品种类和分布的变化
(三) 对于几种随葬品的分析
(四) 对几座时代不明墓葬的断代分析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后记
导师及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658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765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