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耕文化储藏习俗的形成及可寻方式
发布时间:2024-03-10 08:42
指出了我国先民为了适应自然时而有条件的馈赠,通过实践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农耕文明。而作为农耕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谷物的储藏,它是伴随了农耕人得其喜悦的智慧存在。介绍了传统农耕文明中粮食储藏习俗的形成及其丰富的形态,阐述了在传统粮食储藏文化中农耕人的节制性乡土精神,为当代研究乡土文化提供可寻方向,以树立农耕文化的自珍意识。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2453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图3模型“囷”
图2模型“干栏式仓”3.2汉画砖、壁画
图1谷物循环与节制性内涵关系
儒家在自然生态中提出“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它倡导顺应自然四季规律,对自然索取要有限度,礼遇自然的态度。而我们探讨的节制除此之外,还以谷物为线索,从播种于田地,至谷物充盈于谷仓,再到谷物的消耗以支持农耕生活的循环往复生产过程中(图1),皆充斥着乡土节制性其他方面的精神含义。2.2....
图2模型“干栏式仓”
自先秦时代谷仓建筑便有其讲究,对于谷物的不同种类、不同状态皆建有不同的谷仓形式,规矩、规则是我国古人作为首要的立身、立国之本,它同样在谷仓中找到答案。图3模型“囷”
图4《和林格尔汉墓壁画》———幕府谷仓
《汉代舂米画像砖》(图7)呈现的则是汉代舂米的过程。画面左侧有两人半蹲在矮架上踏碓舂谷。右下部一人站立,架桶在肩上,向下倾倒已舂完的谷,对面的人则双手持双扇飏风除糠。画砖上部的建筑以四根鲜明的柱桩作为支撑,墙体也存在鲜明的立柱,属典型的干栏式粮仓,仓顶也是四阿式顶,顶上覆瓦,屋檐....
本文编号:3924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924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