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陕西地区腰坑葬俗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16 05:48
本文通过对陕西地区墓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使我们认识到了腰坑这一葬俗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与演进过程,并初步确定它的下限在战国中期以后,秦汉时期乃至整个历史时期再未发现,这里要注意的是,此现象只发生在陕西地区,而同为黄河流域的山东地区,则发现了西汉时期的腰坑葬俗。但总的来说,北方的腰坑葬俗在秦汉以后基本消失。相比于北方黄河流域腰坑葬俗的逐渐消失,南方长江流域的这一现象在整个中国历史长河中贯穿始终,直到明代还十分流行,但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西南地区,包括长江三峡地区、重庆、贵州、云南等地区。全文对先秦这一时段进行了分期叙述,总结出各时期腰坑葬俗的诸多特点,并进一步讨论了族属问题。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笔者就腰坑葬俗的相关问题及同周边的联系方面作了论述,并提出了部分自己的观点。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 简要介绍了国内相关论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以及陕西地区尤其是关中的自然概况。 第二部分至第四部分商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腰坑概况及族属研究 本文搜集了考古期刊、杂志所现有的腰坑资料,从分期上对腰坑葬俗进了整理、归类和总结,实质上就是对每一时期的腰坑状况做了综述,又对腰坑葬俗在陕西...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29207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M6腰坑及角坑
之至于墓主身份,上至奴隶主贵族,下到平民阶级。墓葬年]葬。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镐发掘队在长周墓葬,其中2座设有腰坑,所占比例为40%。(图3)M1,腰坑设置在墓底中央,平面为长方形,长0.8米,宽17
图2M10}.音iJ面图
之至于墓主身份,上至奴隶主贵族,下到平民阶级。墓葬年]葬。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镐发掘队在长周墓葬,其中2座设有腰坑,所占比例为40%。(图3)M1,腰坑设置在墓底中央,平面为长方形,长0.8米,宽17
图383SCKMi平、剖面图
从出土随葬品数量和质量看,墓主身份当为亦为长方形腰坑,长0.58米,宽0.28米,器、陶器类型表明,墓主生前为下大夫。墓葬周文化遗存。[14]料可知,从殷商中期以后,在今天的灞河流势力。从墓葬的形制、殉人风气及出土器物致性,在商末周初之际,商文化势力逐渐伸都集中在一定的范....
图4M106平面图
西周时期腰坑葬俗域发现很多,除青海地区外,黄河流经的各周政权所在的陕西关中地区的数量最多,陕顶峰。从发现的腰坑墓资料归纳,可知早期代中期以后,腰坑葬俗在关中地区逐渐传播进,必定会同盘踞在沣河以东的灞河流域、响。在周人建立统一的国家后,多少沿袭了一种,其
本文编号:39292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3929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