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地区魏国墓葬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04:05
本文关键词:晋南地区魏国墓葬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晋南地区魏国墓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葬品的差异,将其分为铜礼器墓和陶礼器墓两类;根据器物形态的演变,对随葬铜器和陶器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器物组合、装饰纹样及墓葬形制等方面的差别,划分出具有不同文化面貌和发展体系的两群,对比了两群墓葬的共性与差异。然后根据两群墓葬的共出关系,将两群对应,进行分期断代。最后探讨两群墓葬的性质、各自的发展情况及墓葬数量消减的历史背景。全文共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 对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时空框架进行了界定,,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成果及现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目的。 第二部分: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及分类 对墓葬形制进行介绍,并概括了晋南地区魏国墓葬的葬具、葬式以及随葬品放置位置等情况。 根据随葬器物的差异,将墓葬分为铜礼器墓和陶礼器墓两类,并总结各类墓葬的主要特征。 第三部分:典型器物的类型学分析 对墓葬中随葬的铜器和陶器分别进行型、式的划分,明确了各类器物的发展演变规律。 第四部分:墓葬分群 根据随葬器物形制、组合及装饰等的不同,将晋南地区魏国墓葬划分为安邑群和新田群两群,对比了两群墓葬的共性与差异。 第五部分:分期与断代 分别对两群两类墓葬进行分组研究,通过共出器物等建立两群各类墓葬之间的对应关系,将晋南地区魏国墓葬分成四期五段,确定了各期的绝对年代,并对两群墓葬各期的时代特征进行了总结。 第六部分:两群墓葬的文化性质及相关问题探讨 对两群墓葬所代表的人群进行探讨,结合历史背景讨论了两群墓葬的文化性质,各自的发展、演变,安邑群文化的确立以及最终两群墓葬数量消减的原因等问题。 第七部分:结语 总结了本文的主要收获,并提出存在的不足。
【关键词】:晋南地区 魏国 墓葬 分类 分群 文化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K878.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14
- 第一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10-11
- 第二节 研究简史及现状11-13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目的13-14
- 第二章 墓葬形制、葬具、葬式及分类14-18
- 第一节 墓葬形制14-15
- 第二节 葬具、葬式、方向和随葬品的放置15-16
- 第三节 墓葬分类16-18
- 第三章 典型器物的类型学分析18-40
- 第一节 铜器的类型学分析18-23
- 第二节 陶器的类型学分析23-40
- 第四章 墓葬分群40-46
- 第一节 分群40-43
- 第二节 两群墓葬对比43-46
- 第五章 分期与断代46-58
- 第一节 安邑群的分期与断代46-52
- 第二节 新田群的分期与断代52-56
- 第三节 不同时期两群墓葬的文化特征56-58
- 第六章 两群墓葬的文化性质及相关问题探讨58-62
- 第一节 安邑群58-60
- 第二节 新田群60-62
- 第七章 结语62-64
- 注释64-80
- 参考文献80-83
- 附图83-99
- 附表99-131
- 后记1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铭予;王春斌;;东周时期三晋地区的北方文化因素[J];边疆考古研究;2011年00期
2 叶小燕;;中原地区战国墓初探[J];考古;1985年02期
3 宋玲平;;晋系墓葬棺椁多重制度的考察[J];考古与文物;2008年03期
4 林l
本文编号:411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411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