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南宋至明中期纸币思想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30 15:42
本文关键词:试论南宋至明中期纸币思想的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由于行用铁钱,造成很多不便,交子便应运而生。最初只是民间自由发行,没有准备金,后交子的发行权收归中央,称为官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正式发行官交子,这便是中国最早发行的纸币,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早发行的纸币。纸币从北宋时产生到明中期行用渐微,大约存在了五百年,在这段时间内,有许多学者、政治家、思想家对纸币提出了看法,包括纸币的性质、纸币与金属货币的关系及对纸币的管理等思想。 中国古代的纸币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不能一一论述,因此本文考察的重点放在南宋纸币开始大量发行到明中叶纸币衰落这一时间段,在学术界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当时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关于纸币的思想进行论述,并将这些思想进行纵向比较,从中分析人们关于纸币思想的发展变化。之所以如此选择,是由于在这一时期内,纸币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发展、兴盛到衰落的过程,而时人对于纸币的看法也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认可,再到客观看待,尝试探讨纸币的新发展这么一个过程。 南宋时期,纸币的流通逐渐普遍化,会子的发行是纸币大量发行的开端。这一时期,人们对于纸币从怀疑到逐渐认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杨万里和辛弃疾的思想。杨万里提出了“钱楮母子论”,将纸币和铜钱放在一起论述。而辛弃疾则将钱楮看成是没有区别的,提出了“钱楮无别论”。杨辛二人是持肯定的观点,而同为南宋时的叶适则对纸币的发行提出了反对意见,他坚持铜钱最优论,认为纸币发行过多会导致铜钱退出流通。南宋是纸币思想的一个发端,人们过多的去探讨纸币与金属货币的关系,到了元代人们对纸币的关心则侧重于如何管理。 元统一中国后,借鉴了宋金长期发行纸币的经验,使纸币的发行更加合理,并以纸币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元代的纸币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变革,主要发行的纸币有中统钞、元宝钞、至正交钞。纸币对元代的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元朝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对纸币发行的管理,并颁布了一系列的条例以维护纸币的发行。当时有很多人对纸币的管理发表过见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王恽和叶李。王恽曾参与主持中统钞的发行,冈此对于中统钞初期发行的成功及后期的失败,都做了经验总结。而叶李继承了王恽对于纸币管理方面的观点,并结合南宋时期会子的发行经验,制定出了《至元宝钞通行条划》,这是元代纸币管理的标准,也是叶李纸币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对后世的纸币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虽然元政府十分重视纸币的管理,但是由于对纸币本质缺乏了解,加之其将纸币作为财富的积累工具而滥发纸币,造成纸币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最终成为元朝灭亡的导火索。 明中期以前的百余年间,也行用纸币。洪武八年(1375)时开始印造大明宝钞,同时禁止民间用金银做贸易货币。这种纸币到了明中叶左右,因为发行过多,壅滞不行,纸币逐渐走向衰落。明朝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更为开阔,特别是经济思想方面更加富有建设性,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关于货币的著作,对于纸币亦有不少人进行研究,叶子奇、丘溶等是这历史时期比较著名的纸币思想的代表人物。叶子奇提出了“沟渠论”,强调纸币重在管理。较他稍晚的丘溶,则又重提了货币金属论,他主张金属货币与纸币并行,提出了银、钱、钞三者并行的货币制度,将白银提高为流通货币的主要地位,以银为主,钱钞为辅,这是符合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的。 宋明时期关于纸币的思想丰富而独特,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一个重要部分,特别是宋元时期的纸币思想是中国纸币思想的第一次高峰期,出现了许多闪光的思想,值得我们今天去思考借鉴,对现在的货币流通或许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南宋会子 元交钞 大明宝钞 杨万里 叶适 丘o,
本文编号:502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502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