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玉石璧的音乐性能及祭祀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05:13

  本文关键词:玉石璧的音乐性能及祭祀功能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玉石璧 祭祀 功能 乐器 标准器


【摘要】:本文以二重证法为基础,加入实验考古学的方法。一方面通过将考古资料的分布与同时期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统筹分析,理清了早期玉石璧出土的大概区域和情况,证明了玉石璧的创制与发展是为了适应农业发展的需求,随着农耕文明的技术进步,玉石璧的制作技术和发展不断演化更新,玉石璧的功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符合农耕文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古代文献和中外著作的梳理与总结,证明了玉石璧的文字字符在中国文字发展的初期,除了“璧”这一符号外,可能由其它的符号或者多种符号进行指代,这是造成关于玉石璧早期用途的记载过少以及后世只知其象征意义不知其原本功能的可能原因之一。在从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相互映证的基础上,本文用科学测量的方法和复原调音实验的方法,进一步论证了早期玉石璧具有良好音乐性能,成组玉石璧具有较为成熟的音阶关系,从而提出玉石璧的祭祀功能由它的实用功能发展而来。其乐用功能使玉石璧能够在祭祀乐舞活动中充当演奏的乐器,其标准律器的功能使其在祭祀过程中拥有了权力的象征功能,石璧的这两种祭祀功能一直延续到秦汉时期,只是由于史前文献记载的缺乏以及石璧实际功能被取代而消失造成后世无法确切了解其用途以及祭祀功能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玉石璧 祭祀 功能 乐器 标准器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5.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绪论7-14
  • 一、研究背景及选题缘由7-11
  •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11-12
  • 三、选题意义及创新12-14
  • 第一章 玉石璧的创制及成组玉石璧的出土与分布14-43
  • 第一节 玉石璧的创制是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14-19
  • 一、陕西扶风案板遗址出土石璧15-16
  • 二、玉石璧的创制适应了我国农业生产交换关系的需要16-18
  • 三、人类最初审美观念的发生18-19
  • 第二节 玉石璧的广泛分布19-31
  • 一、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龙山文化时期及其前后已广泛使用玉石璧19-20
  • 二、长江流域良渚文化各遗址出土玉石璧20-22
  • 三、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出土玉器及玉石璧22-28
  • 四、辽河流域红山文化出土玉璧28-31
  • 第三节 成组玉石璧的定型及出土情况31-43
  • 一、陕西商洛东龙山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出土情况31-32
  • 二、四川境内出土成组玉石璧32-43
  • 第二章 古文献辨析及西方音乐理论释读借鉴43-60
  • 第一节 古文献中记载“璧”与“玉声”“玉音”辨析44-54
  • 一、甲骨卜辞中所见“璧”与“奏玉”辨析44-45
  • 二、《尚书》记载“鸣球”辨析45
  • 三、《诗经》记载“玉声”“玉音”“璧玉”辨析45-48
  • 四、《礼记》中记载的玉质乐器辨析48-50
  • 五、与表示乐音相关的“肉”词义辨析50-51
  • 六、《山海经》51-52
  • 七、《华阳国志》记“金声玉振”辨析52
  • 八、“璧磬”见于文献记载辨析52-53
  • 九、几点认识53-54
  • 第二节 美国音乐考古学家对中国玉璧音乐声学的研究54-60
  • 一、原著的主要内容和观点。54-58
  • 二、指导意义58-60
  • 第三章 玉石璧音乐性能及成组玉石璧主要特征60-78
  • 第一节 音乐声学测量60-67
  • 一、良渚文化出土玉石璧的音乐声学测量61
  • 二、齐家文化出土玉石璧61-63
  • 三、陕西东龙山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63-65
  • 四、三星堆、金沙、盐亭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65-67
  • 第二节 调音实验67-71
  • 一、实验目的67
  • 二、第一次调音实验67-69
  • 三、第二次调音实验69-70
  • 四、结论70-71
  • 第三节 成组玉石璧概念的提出及主要特征71-78
  • 一、将“成组玉石璧”作为一种类型71-73
  • 二、选材以真玉或“石之美者”为材质73-74
  • 三、人为加工痕迹74
  • 四、璧的形制符合板体打击乐器特征74-76
  • 五、璧的形制大小厚薄对音高的影响76-78
  • 第四章 玉石璧的祭祀功能研究78-93
  • 第一节 玉石璧的乐器功能及标准律器功能衍生出象征权利意义80-83
  • 一、玉石璧具有乐器功能81
  • 二、玉石璧作为同律度量衡用器衍生出的象征意义81-83
  • 第二节 玉石璧从巫术仪式入乐功能向礼乐仪式乐器演化83-93
  • 一、原始艺术遗存和祭祀仪式83-84
  • 二、良渚文化玉石璧用于巫术仪式的入乐功能84-86
  • 三、三星堆遗址出土成组玉石璧及大批器物的祭祀功能86-89
  • 四、金沙遗址出土璧及石磬的祭祀功能89-93
  • 结论93-94
  • 主要参考文献94-98
  • 后记98-99
  • 学术成果99-100
  • 个人简历100-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世锋;《老水手谣》的音乐性及体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2 曾方荣;新诗音乐性不容忽视[J];写作;2005年21期

3 杨田盛;;诗歌音乐性浅析[J];甘肃高师学报;2006年01期

4 匡萍;樊伟;;死亡与美共舞:论埃德加·爱伦·坡诗歌的主题与音乐性[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5 胡登全;;大众传媒与新诗的音乐性——基于对重建新诗传播方式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6 迟彦;;音乐性,新诗安身立命的需要[J];文学界(理论版);2010年04期

7 王树利;刘晓梅;;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音乐性微探[J];海外英语;2010年09期

8 郭怀玉;;论嵇康散文的音乐性[J];艺术评论;2011年06期

9 邵朝杨;;前景化与《在地铁站》及其四首译诗的音乐性[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10 王阜彤;;诗的音乐性[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科学);196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山林;;试论戏曲传播中的文学与音乐关系[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陈文新;;诗“贵情思”——明代主流诗学论诗的音乐性[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陈炳铮;;诗词的音乐性、吟诵的美感及其现代化[A];吟诵经典、爱我中华——中华吟诵周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孙朝成;诗歌的音乐性与诗歌的魅力[N];文艺报;2013年

2 龚奎林;诗意的言说[N];文艺报;2012年

3 郑敏(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我对新诗的几点意见[N];北京日报;2001年

4 张勿扬;走进近东文学的世界[N];中华读书报;2014年

5 ;诗与歌皆通往心灵[N];深圳特区报;2013年

6 刘铁平;书法与诗词[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7 林琳;猴子也有乐感,喜怒亦随节奏而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8 短歌行 王逸驰;品音的学问,试音的艺术(下)[N];电脑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入云;问题史:中国新诗的音乐性(1917-1949)[D];复旦大学;2011年

2 李雪梅;中国现代小说的音乐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亮;花儿的文学性与音乐性关系及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卫行;小说叙事的音乐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2 徐哠骅;电影《地心引力》中的声音塑造方式初探[D];上海音乐学院;2016年

3 沈博;玉石璧的音乐性能及祭祀功能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

4 袁聪宇;论吴冠中水墨画中的音乐性[D];云南师范大学;2016年

5 石降红;试论新诗的音乐性问题[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范桂忠;汉泰诗歌音乐性的对比[D];复旦大学;2010年

7 王军宁;现代诗歌音乐性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3年

8 杨玫;吟诵的音乐性文献及吟诵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研究[D];中国音乐学院;2011年

9 范波;凯瑟琳·曼斯菲尔德作品的音乐性[D];山西大学;2011年

10 刘康凯;无弦琴与塞壬之歌[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516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516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4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