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简牍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07-19 03:10

  本文关键词:简牍对当代书法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简牍 当代书法 创新


【摘要】:二十世纪初简牍大量出土以后,对当代书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的绪论部分简要介绍了简牍及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对简牍书法的发展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与概括。笔者将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简牍中篆隶、楷(行)对当代书法的影响。篆隶方面将研究对象按地域风格划分为秦简,楚简,汉简三类,从笔法、结构、章法入手进行分析研究;楷(行)方面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梳理,分析嬗变史。第二部分研究简牍中草书对当代书法的影响。草书方面按时期将研究对象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对其各自的时代特征进行提炼,进一步得出其对当代书法中章草与帖学草书的影响。前两部分均辅以当代代表性书家的风格特征进行论证。第三部分梳理前文分析内容,研究简牍影响当代书法的得失,在进一步挖掘简牍资料的深度与多方面运用这两点上,提出对未来简牍书法发展的设想,也借此简要分析对当代书法范式的形成,并探索其启迪意义。
【关键词】:简牍 当代书法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292.1;K877.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8
  • 第一章 简牍对当代篆隶、楷(行)的影响18-38
  • 1.1 简牍对当代篆隶的影响18-30
  • 1.1.1 笔法18-22
  • 1.1.2 结构22-24
  • 1.1.3 章法24-25
  • 1.1.4 代表性书家25-30
  • 1.2 简牍对当代楷(行)书的影响30-38
  • 1.2.1 简牍对当代楷(行)书的影响30-32
  • 1.2.2 代表性书家32-38
  • 第二章 简牍对当代草书的影响38-46
  • 2.1 简牍中的草书38-40
  • 2.1.1 西汉时期39
  • 2.1.2 东汉时期39-40
  • 2.2 简牍对当代草书的影响40-46
  • 2.2.1 对当代章草的影响40-41
  • 2.2.2 对当代帖学草书的影响41
  • 2.2.3 代表性书家41-46
  • 第三章 对简牍影响下当代书法的思考46-52
  • 3.1 简牍影响下当代书法的总结46-48
  • 3.1.1 简牍影响下当代书法的优势46-48
  • 3.1.2 简牍影响下当代书法的劣势48
  • 3.2 对简牍影响下当代书法的展望48-52
  • 3.2.1 创作中简牍文物资料的深入挖掘49
  • 3.2.2 创作中简牍文物资料的多方面运用49-52
  •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4
  • 致谢54-55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5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倪爱山,徐国利;简论清末民初新史学[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4 汤奇学,陈宝云;“救国”与“救人”——辛亥革命时期与新文化运动时期改造国民性思想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5 王娟;翻译研究中的历时描写[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6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7 郭昭昭;;抗战期间国民参政会中女参政员群体的考察[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8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9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范蓓蕾;;古诗文教学有效诵读的求致路径[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张聪;;试论杨昌济的身体观及对毛泽东早期教育思想的启蒙[A];教育领导研究(第二辑)[C];2012年

3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张雷;;简帛针灸文献的内容与特点探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孙殿玲;;论美与过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丁媛;张如青;汤晓龙;;论出土简帛文献中的病因思想[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8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9 岸本美绪;;从新思考中国“近世”史[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10 狭间直树;;历史家和其所写的传记——关于梁撰两种〈谭嗣同传〉及其它[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历史变化:实际的、被表现的和想象的”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饶传平;论近代中国宪法中基本权利条款之演变(1908-1947)[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胜利;民国政府西北民族政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罗骧;慧远与东晋佛教的变迁[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耀庭;中学写作教学中学生读者意识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赵巍;从《史记》看司马迁的《诗》学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滕亚秋;契丹带饰研究:以蹀躞带为中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609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5609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7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