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从清华简《筮法》看早期易学转进

发布时间:2017-07-27 09:30

  本文关键词:从清华简《筮法》看早期易学转进


  更多相关文章: 清华简《筮法》 揲蓍法乙 符号爻 含“八”筮例


【摘要】:清华简《筮法》八卦卦名、卦序与辑本《归藏》密合,具有鲜明的《归藏》特征。但它占筮只依据八经卦,不用六十四卦系统,其占筮形式与方法又与《归藏》表现出显著差异。《左传》、《国语》某卦之"八"是指筮数八,韦昭"八为不动阴爻"说,存在明显误读。数字卦向符号卦的过渡,为先秦易学表现形式的一次重要转型。清华简《筮法》所反映的数字爻与符号爻的分工,可能是数字卦向符号卦转型的重要原理与依据。殷周揲蓍法乙与以清华简《筮法》为代表的楚地筮法形式最为接近,如果寻找楚地筮法的最初源头,揲蓍法乙是颇值得注意的对象。清华简《筮法》重要的学术意义在于:六个筮数联用,不是判定殷墟易卦为重卦的充分条件。如果没有筮法作支撑,不知时人对筮数如何分析,单据六个筮数联用,依然不能断言重卦在商代晚期已经出现。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清华简《筮法》 揲蓍法乙 符号爻 含“八”筮例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华简《系年》与古史新探”(10&ZD091) 中国博士后基金(2013M540925) 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整理研究”(12YS048)的资助
【分类号】:K877.5;B221
【正文快照】: 目前易学的考古发现成果,多是一些占筮实例,如殷墟易卦、包山简、葛陵简等。2013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4辑出版,其中《筮法》一篇分十七命、三十节,不仅有五十七个揲蓍实例,更系统介绍占筮的理论与方法,为我们解读、研究早期易学演进历程,提供了难得契机(以下简称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韩自强;;《周易》卦画演变考[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01期

2 安阳市文物工作队;1995-1996年安阳刘家庄殷代遗址发掘报告[J];华夏考古;1997年02期

3 肖楠;;安阳殷墟发现“易卦”卜甲[J];考古;1989年01期

4 张政p,

本文编号:5807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5807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8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