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28 10:17

  本文关键词: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辽东半岛 胶东半岛 贝丘遗址 生业模式


【摘要】:贝丘遗址是以文化层中包含人们食余弃置的大量贝壳为显著特征的古代遗址类型。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是贝丘遗址的主要分布地区,而且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在东北亚文化交流圈内占有重要的地位。辽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的起止时间为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而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的时间跨度只集中在新石器时代。辽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的考古学文化主要为小珠山下层文化、小珠山中层文化、小珠山下层文化。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的考古学文化序列为白石村一期、邱家庄一期、紫荆山一期,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已没有了贝丘遗址的影子。两个半岛的贝丘遗址都是沿海岸线分布,都是海湾型贝丘,只有胶东半岛的邱家庄遗址属于河口型贝丘。在生业模式上,两个半岛的贝丘遗址都是以渔猎采集经济为主,发现了大量的渔猎工具和贝壳以及鱼类和哺乳动物的遗骸。辽东半岛的贝丘遗址分为海岛区和半岛区,海岛区的农业水平远低于半岛区和胶东半岛地区。在距今5000年前开始发生海退,这个时候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开始消亡。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消失的原因除了自然环境开始改变以外,还有大汶口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大汶口文化是农业文化的代表,农业模式的稳定性是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消亡的主要原因。到了距今3000年前左右,地貌结构发生明显的变化,海水退到现在的海岸线附近,当时居住地周围的海产资源相应地大范围减少乃至消失,促使当时的人们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生存活动方式,正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发生大范围变化的前提下,各地的贝丘遗址基本上都消亡了。
【关键词】:辽东半岛 胶东半岛 贝丘遗址 生业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一)辽东半岛贝丘遗址的研究现状8-9
  • (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研究现状9-11
  • (三)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11-12
  • 一、辽东半岛贝丘遗址12-25
  • (一)辽东半岛文化谱系13-19
  • 1、小珠山下层文化13-15
  • 2、小珠山中层文化15-16
  • 3、小珠山上层文化16-18
  • 4、双房文化18-19
  • (二)辽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发现情况19-25
  • 1、小珠山遗址19-20
  • 2、北吴屯遗址20-21
  • 3、吴家村遗址21
  • 4、郭家村遗址21-22
  • 5、三堂遗址22-23
  • 6、大潘家村遗址23
  • 7、砺碴岗遗址23-24
  • 8、上马石遗址24-25
  • 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25-32
  • (一)胶东半岛地区贝丘遗址的文化谱系26-29
  • 1、白石村一期26-27
  • 2、邱家庄一期27-28
  • 3、紫荆山一期28-29
  • (二)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发现情况29-32
  • 1、白石村遗址29
  • 2、翁家埠遗址29-30
  • 3、大仲家遗址30-31
  • 4、蛤堆顶遗址31-32
  • 三、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文化交流32-33
  • (一)小珠山下层文化时期的文化交流32
  • (二)小珠山中层文化时期的文化交流32-33
  • 四、生业模式的比较研究33-40
  • (一)生产工具33-35
  • (二)动物遗存35-39
  • 1、辽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动物遗存35-36
  • 2、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的动物遗存36-39
  • (三)小结39-40
  • 五、贝丘遗址的消亡40-44
  • (一)贝丘遗址地层堆积中贝壳分析40-42
  • 1、胶东半岛贝丘遗址地层堆积中贝壳分析40-41
  • 2、辽东半岛贝丘遗址地层堆积中贝壳分析41-42
  • (二)小结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7
  • 致谢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湘臣;;贝丘遗址与贝丘人[J];化石;1989年02期

2 曲晓雷;陈智扬;;从胶东半岛和福建沿海的比较看贝丘遗址消亡原因[J];福建文博;2010年02期

3 董允;圆山文化初论[J];东南文化;1989年03期

4 新美伦子,陈文;日本的动物遗存研究状况[J];华夏考古;1997年01期

5 李子文;;广东三水市银洲贝丘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0年06期

6 王禹浪;;辽河流域与辽东半岛新石器遗迹及其稻作、贝丘、积石冢、大石棚文化[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7 何乃汉;;广西贝丘遗址初探[J];考古;1984年11期

8 知介;;《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简介[J];考古;2000年05期

9 陈泰敏;;“玉溪三湖”周边的贝丘遗址[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10 袁靖;关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环境考古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东南文化;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武;尽展中国镇三千年文明风流[N];东莞日报;2010年

2 ;佛山最早人类活动遗址可能始于商朝[N];广州日报;2005年

3 记者 黄世钊 实习生 刘晓红;顶蛳山贝丘遗址成“国宝”[N];法治快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伟盛邋实习生 唐玉兰;邕江史前文明的摇篮[N];南宁日报;2008年

5 何安益邋陈曦;广西崇左冲塘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发掘新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8年

6 通讯员 罗勋湖 记者 刘昆;广西:贝丘、墓葬一洞“容身”[N];光明日报;2013年

7 王年红;隆安发现一处贝丘遗址[N];南宁日报;2008年

8 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 林玉海;青岛市北阡贝丘遗址考古发掘的意义[N];中国文物报;2007年

9 吴顺东;湖南辰溪大m潭电站淹没区考古取得重要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贾臻;走近即墨北阡贝丘遗址[N];青岛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一鹏;辽东半岛与胶东半岛贝丘遗址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83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583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5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