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试论铜鼓文化圈

发布时间:2017-07-30 06:02

  本文关键词:试论铜鼓文化圈


  更多相关文章: 铜鼓 文化功能 文化圈 稻作文化 壮侗语族


【摘要】:铜鼓是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之一,自春秋时期铜鼓在云南由铜釜脱胎之后,于滇池地区逐渐发展成熟,继而传播到越南和川、渝、黔、桂、粤、琼等地,然后再传播至东南亚诸国。20世纪以来这些地区先后出土了大量铜鼓,这些地区基本上属于壮侗语族(侗台语族)生活的地区,铜鼓本身寄寓了丰富的稻作文化信息,在各地有着大致相同的社会文化功能,至今还不同程度存在着活态铜鼓文化。从文化圈的概念研判,上述地区可以看作是铜鼓文化圈,这一文化现象说明中国南方与东南亚自古以来便有着密切的文化与技术交流。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关键词】铜鼓 文化功能 文化圈 稻作文化 壮侗语族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铜鼓文化保护继承和发展研究”(03BMZ016)
【分类号】:K875.5
【正文快照】: 覃乃昌先生在《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发表了《“那”文化圈论》,他在文中指出“那”文化圈涵盖的地区有铜鼓文化。[1]覃乃昌的研究成果对我们很有启发,后来笔者在《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一文中提到过“铜鼓文化圈”的概念[2],但没有加以论述。最近我们对这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甫旺;彝族铜鼓礼俗与稻作文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韦冬萍,房明惠,万辅彬,叶挺花;越南铜鼓样品铅的富集与铅同位素测定[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3 万辅彬,房明惠,韦冬萍;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蒋廷瑜;铜鼓是东盟古代文化的共同载体[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韦丹芳;;老挝克木鼓的纹饰内涵与稻作文化[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东茹;;壮族铜鼓传说与古代风俗习惯[J];学理论;2009年30期

7 唐戈;文化圈理论与萨满教文化圈[J];满语研究;2003年02期

8 覃乃昌;“那”文化圈论[J];广西民族研究;1999年04期

9 韦丹芳;万辅彬;;老挝克木族铜鼓考察[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4期

10 杨德捚;;流动在克木人秋收节中的古老文化旋律[J];民族艺术;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金吾;;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鼓文化[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2 翟鹏玉;“那”生态文化圈与主体际交往实践[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赵燕;于娇娇;;建国以来中国学者对克木人的研究综述[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4 李卉;;东南亚民间美术的文学价值探究[J];大舞台;2011年11期

5 刘爱春;;粤西铜鼓纹饰的意蕴及其美学特征[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6 孙关根 ,丁孟 ,万钧 ,江英 ,何林;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类型与时代[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2期

7 孙关根 ,何林 ,江英 ,丁孟 ,万钧;故宫博物院藏铜鼓的纹饰[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年03期

8 杨宗兵;;石鼓制作年代综考[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06期

9 孙淑云;姚智辉;万辅彬;;越南铜鼓及相关器物金相分析[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10 孙淑云;姚智辉;万辅彬;;越南铜鼓和其他器物成份分析报告[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2 吴华;;云南文山及其周边民族传世铜鼓的调查与研究[A];句町国与西林特色文化[C];2008年

3 蒋英;;从布依族“摩经”探讨铜鼓铸造的历史渊源[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4 安琪;;中国南方“汉臣赐鼓”传说的成因及流变考[A];社会转型与文化转型——人类学高级论坛2012卷[C];2012年

5 吉开将人;;日本学者研究铜鼓的百年回顾[A];中国古代铜鼓研究通讯(第十九期)[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祥学;壮族地区人地关系过程中的环境适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黄亚琪;左江蹲踞式人形岩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4 翟鹏玉;对生与环进—花婆信仰中的壮族审美生发图式[D];云南大学;2012年

5 刘婷;壮族布洛陀文化的当代重构及其实践理性[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志学;壮语语词视野中的农耕文化观念[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2 臧晓曦;民族文化的再生与认同—作为文化符号的铜鼓[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4 翟颉;铜鼓纹饰视觉语言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韦丹凤;广西活态铜鼓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6 张照;广西壮族传统文化与当代壮族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袁华韬;羊角钮钟若干问题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8 蓝武芳;三村变迁[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尹睿婷;云南少数民族的太阳纹样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娜娜;铜鼓装饰造型及其在现代设计中应用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东方既晓;;克木古国之谜(上部)[J];版纳;2006年03期

2 杨甫旺;彝族铜鼓礼俗与稻作文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雨佳;老挝的拴线仪式[J];东南亚南亚信息;1997年16期

4 韦冬萍,房明惠,万辅彬,叶挺花;越南铜鼓样品铅的富集与铅同位素测定[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5 万辅彬,郭立新,李晓岑,张玉忠;古夜郎国铜釜的铅同位素考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2期

6 万辅彬;现代物理技术在铜鼓研究中的应用[J];广西物理;1995年03期

7 郭立新,万辅彬,,姚舜安;论冷水冲型铜鼓的三个地方类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S1期

8 万辅彬,房明惠,韦冬萍;越南东山铜鼓再认识与铜鼓分类新说[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郭立新;论冷水冲型、北流型与灵山型铜鼓的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10 姚舜安,滕成达;泰国铜鼓述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海滨;;壮族人的铜鼓文化[J];寻根;2013年06期

2 陈天俊;;铜鼓文化与东南亚民族关系[J];贵州社会科学;1988年10期

3 ;《大器铜鼓:铜鼓文化的发展、传承与保护研究》出版[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4 韦丹芳;试论铜鼓文化的变迁[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S2期

5 袁华韬;黄万稳;唐剑玲;;铜鼓文化保护与传承——以东兰县长江乡兰阳村周乐屯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刘世彬;水族的铜鼓文化[J];贵州民族研究;1989年03期

7 王吉华;张识君;;布依族铜鼓文化的开发与利用——以贵州省惠水县布依族乡为调研中心[J];大众文艺;2014年14期

8 李宽林;西江走廊地 铜鼓振金声——从诗文记载看铜鼓文化[J];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梁妮;陈钰文;;论如何打造广西铜鼓文化品牌[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10 张晓明;黄江杰;;政府主导下的广西铜鼓文化保护研究——以东兰县为例[J];梧州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定勇;;谈铜鼓文化的开发利用[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2 杨路塔;;布依族铜鼓文化考略[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3 周国茂;;布依族铜鼓文化的符号学解释[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覃文宇;铜鼓文化需保护与传承并进[N];广西政协报;2008年

2 韦雯彦;岭南一带铜鼓传承与铜鼓文化的保护[N];中国文物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孟振兴;广西铜鼓博物馆:世界铜鼓文化交流基地[N];南宁日报;2011年

4 何丰伦;铜鼓文化应对现代化挑战[N];中国改革报;2005年

5 杨 晋;文山——“铜鼓文化”的又一中心[N];西部时报;2006年

6 记者 韦鹏雁 通讯员 韦礼富;河池启动红水河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N];广西日报;2010年

7 韦必双;河池启动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N];广西政协报;2010年

8 覃坤;东兰县政协为铜鼓文化产业发展献策献力[N];广西政协报;2011年

9 沈霞客;壮族人的铜鼓文化[N];企业家日报;2013年

10 廖明 聂峰峰 胡焘;铜鼓文化民生工程提升群众幸福指数[N];宜春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韦丹凤;广西活态铜鼓文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2 刘莉;白裤瑶铜鼓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6年

3 刘智英;白裤瑶铜鼓文化及其变迁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592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592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6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