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河流域龙山文化研究
本文关键词:安徽淮河流域龙山文化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安徽 淮河流域 龙山文化“皖淮类型” 生业 聚落
【摘要】:由于所处区位特点的关系,淮河流域的史前考古学文化经常被归入黄河、长江两大系统,或被视为二者的过渡地带。随着考古工作的开展和研究的深入,该区域考古学文化的独立性和独特性正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认可。安徽淮河流域龙山文化是淮河流域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龙山文化时期,安徽淮河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与当今相近。流域北部是淮北平原,南岸多丘陵山地。洪河口到正阳关之间的两岸多高地,中间为一长串的湖泊低地。淮河两岸支流密布、水网丰富。龙山时期的整体平均气温较现今稍高,但是,阶段性的气候波动比较频繁。受气候影响最大的是降水。降水多少的改变会直接引起史前人类生活及生产方式的变化。邻水而居和筑高而栖是安徽淮河流域龙山先民择地选址的基本原则。通过对遗址自身的检讨并参照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编年体系,我们对孟城、禹会村、芦城子、尉迟寺和西古城等遗址进行了分期,并分析了每期的年代。这些遗址的龙山文化遗存在性质上差别显著,芦城子属于尹家城类型,尉迟寺属于王油坊类型。孟城、禹会村和西古城等遗址的文化遗存具有浓厚的本地特色,可暂定为龙山文化“皖淮类型”。“皖淮类型”的代表性器物有鼎(鼎足)、折沿垂腹罐、平沿垂腹罐、浅腹盆、折沿盆、高领壶、覆碗形器盖和筒形器盖等。该类型可暂分七期,前六期与海岱龙山文化的六期相对应,第七期可能与“新砦期”相当。安徽淮河流域龙山时代的农业是以种植稻谷和粟类作物为主的稻旱混作农业,早期小麦的发现对于探讨小麦的起源和在中国的传播具有重要价值,大麦应是与其他地区交流或交换的产物,黍的发现极少。这一时期的先民主要通过饲养家猪提供肉食。鹿类是最多被猎获的野生动物,其他陆生和水生动物及飞禽也被食用。禹会村遗址的两期文化堆积对应两期聚落。第一期聚落分布于二区和三区。二区发现的几座大房子结构规整、加工精致,却未经家居,可能是礼仪性建筑。报告所谓的祭祀坑中存在明确的地面式房址,对其进行的各种加工当是出于防潮和防止沉降的考虑。所谓圆圈遗迹,应该是被严重破坏的大柱洞。二区和三区应是第一期聚落的生活区。第二期聚落时二区已近荒废转而以一区的大型白土礼仪性建筑为主。造成两期聚落兴衰变化的原因可能与淮河泛滥有关。大规模洪水的发生和由之触发的大型礼仪性建筑的营建是具有节点性质的重大事件。在此事件前后,禹会村遗址的社会组织结构可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甚至变革。依群聚关系可以将安徽淮河流域龙山文化遗址划分为五个遗址组,每一组内可依面积将这些聚落划分为若干等级。总体来看,这些聚落存在着明确的等级分化,但是分化尚不充分,当时的社会发展程度较低;各遗址组之间,聚落发育程度也不相同。对中部和东部两个遗址组所属总体聚落平均面积一致性的假设检验表明,这两组遗址群在平均聚落面积上很有可能一致,聚落之间的大小差异也很可能相同。因此,这两个聚落群极可能具有相同的规模和等级。
【关键词】:安徽 淮河流域 龙山文化“皖淮类型” 生业 聚落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K878
【目录】: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绪论11-20
- 第一节 发现与研究12-18
- 第二节 写作思路与研究方法18-20
-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20-27
- 第一节 自然地理概述20-22
- 第二节 气候与环境22-24
- 第三节 遗址分布与地理要素的关系24-27
- 第二章 分期、年代与类型27-63
- 第一节 重要遗址的分期、年代和文化属性27-56
- 一、重要遗址的分期和年代27-55
- 二、重要遗址的文化属性55-56
- 第二节 “皖淮类型”的分期与年代56-63
- 第三章 生业经济研究63-69
- 第一节 农业及其发展63-66
- 第二节 渔猎、采集和家猪饲养66-69
- 第四章 聚落考古研究69-82
- 第一节 微观聚落分析——以禹会村遗址为例69-74
- 第二节 宏观聚落分析74-82
- 一、聚落空间分布及相互关系的初步分析75-78
- 二、不同区域聚落之间的比较研究——基于数学方法的初步尝试78-82
- 结语82-85
- 附表85-92
- 参考文献92-99
- 致谢99-101
- 附件1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吉怀;赵兰会;;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J];东南文化;2008年01期
2 张广胜;朱诚;王吉怀;朱光耀;马春梅;郑朝贵;赵兰会;李中轩;李兰;金爱春;;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4.5-4.0kaBP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2010年03期
3 王吉怀;辛礼学;;禹会遗址的发掘与发现考古研究[J];蚌埠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观察[J];中华遗产;2008年07期
5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吉怀;解读禹会村[N];中国文物报;2010年
2 张宏明;禹会村遗址 二十岁时的一个发现[N];中国文物报;2006年
3 王吉怀;“禹会诸侯”之地:禹会村遗址的考古学解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赵兰会 张振忠 王吉怀;安徽蚌埠禹会村考古发掘取得重大收获[N];中国文物报;2007年
5 通讯员 张建平 记者 李陈续;禹会村遗址发掘又获重大发现[N];光明日报;2009年
6 记者 郭耀华 丰静;专家聚集蚌埠研讨禹会村遗址挖掘成果[N];安徽日报;2013年
7 记者 沈明堂;禹会村遗址与淮河流域文明研讨会举行[N];蚌埠日报;2013年
8 李伯谦;禹会村考古材料夯实先秦文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王吉怀;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二○一一年春季发掘新收获[N];中国文物报;2011年
10 记者 张建平;考古专家禹墟论剑[N];蚌埠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晶晶;安徽淮河流域龙山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968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596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