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考古论文 >

郑州纪信墓及碑刻的研究和保护

发布时间:2017-08-05 20:23

  本文关键词:郑州纪信墓及碑刻的研究和保护


  更多相关文章: 纪信 纪信庙 纪信墓 碑刻 文物保护


【摘要】:纪信是秦末跟随刘邦起义的大将,在刘邦被项羽围困荥阳之时舍身救主,刘邦得以逃脱并成就汉朝四百多年的基业。纪信舍身救汉王,从而有了汉王朝和汉民族,厥功甚伟。纪信被火焚殉国,既是护主,也是护城。荥阳作为当时重要的经济中心、交通枢纽和军事重镇,地位重要非常,如果被项羽攻破,必将是城池毁灭。因此,纪信被尊为守护一方的城隍,中国最早的城隍庙——芜湖城隍庙就尊纪信为城隍,纪信因此成为城隍鼻祖,很多地方都拜纪信为城隍神。 汉王朝建立后,后人感其忠烈,于西汉早中期在荥阳西门外(今古荥镇纪公庙村)为纪信建造衣冠冢,称信陵,由369块空心砖砌扣而成,按汉律为王者规格。1980年,郑州市博物馆对纪信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出文物300多件。唐天宝七年(748)建纪信庙,后代多有修葺,并有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碑刻30余通。这些碑刻从唐代到民国,绵延不绝,历经了朝代更迭、沧海桑田的变迁,表现出独特的时代特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碑刻的的文字囊括了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多种书体和二王、颜、柳、欧、赵等诸家法式于其中,具有较高的书法价值;纪信庙碑刻不仅内容丰富,还包含着多种文体,有叙事散文、诗歌、对联等多种形式,其文学价值也值得称道;纪信庙碑刻因其所蕴含的丰富历史、科学和书法价值,以及纪信的爱国忠烈精神,是历史文化研究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当地百姓为了缅怀、祭祀纪信举行的隆重的纪念活动,促使了当地和周边村镇的传统小吃、民间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形成了具有民俗特色和商品贸易并举的纪信庙庙会,对当地的物资流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2008年,纪信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环境变迁、自然剥蚀、保护和利用不善等因素,纪信墓及其碑刻面临着很严峻的问题,如碑刻字迹不清,碑身小片剥落,墓冢水土流失,墓顶裂缝,周遭环境杂乱,基础设施不完善,展示利用不充分等种种问题,急需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和展示利用。这些情况引起了郑州市文物部门的重视,为使这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他们邀请了汉墓研究、碑刻保护、历史学及保护规划等方面的专家,制定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展示方案。近年来专家们对纪信墓及碑刻本体和周边环境进行了多次勘察,对文物本体、周遭环境和文物损坏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保护与展示规划,对文物本体的保护工作、保护范围以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各类建设活动提出控制要求,并对周边村镇的生产、生活及发展方向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针对纪信墓及碑刻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基于实地调研与文献资料相结合进行了探讨与尝试,结合考古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碑刻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纪信此人、纪信墓和庙内碑刻做一综合研究,并提出保护与展示方案,以期优秀的文化遗产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利用。 第一,对纪信墓及碑刻本体的保护,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维修加固。 第二,对文物本体的周边环境进行整治,按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准划定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使文物本体与其周边环境风貌相协调。 第三,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对纪信墓及碑刻周边相关文物遗迹实施整体保护,依托其余周边遗迹相互依存的关系,设置景观序列、划定功能分区、制定展示线路,改善附近居民的生活环境,并对纪信墓及碑刻文物本体进行展示,以便向公众充分展示古荥地区的忠烈文化,唤起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纪信 纪信庙 纪信墓 碑刻 文物保护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K877.4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图版目录11-12
  • 表格目录12-13
  • 1 绪论13-17
  • 1.1 研究背景13-14
  • 1.2 研究现状、写作目标14-15
  • 1.3 研究方法、研究意义15-17
  • 2 纪信简介及纪信墓研究17-36
  • 2.1 纪信简介17-21
  • 2.1.1 纪信与汉王、汉朝、汉人、汉民族19-20
  • 2.1.2 纪信与城隍20-21
  • 2.2 纪信墓研究21-36
  • 2.2.1 纪信墓的建修历史21-23
  • 2.2.2 纪信墓的墓葬结构23-28
  • 2.2.3 出土遗物28-36
  • 3 纪信庙碑刻研究36-61
  • 3.1 现存碑刻统计36-38
  • 3.2 碑刻分类38-40
  • 3.2.1 歌功颂德类38-39
  • 3.2.2 建造重修类39-40
  • 3.2.3 祭祀类40
  • 3.3 重点碑刻介绍40-61
  • 4 纪信墓及碑刻价值分析61-64
  • 4.1 历史价值61
  • 4.2 人文价值61-62
  • 4.3 书法、文学价值62
  • 4.4 教育价值62-63
  • 4.5 社会价值63-64
  • 5 纪信墓及碑刻保护面临的问题64-72
  • 5.1 文物本体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究64-71
  • 5.1.1 纪信墓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究64-66
  • 5.1.2 碑刻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探究66-70
  • 5.1.3 文物现状综述70-71
  • 5.2 周边环境现状71-72
  • 6 纪信墓及碑刻的保护展示研究72-83
  • 6.1 纪信墓的保护方案72-73
  • 6.2 纪信庙碑刻的保护方案73-75
  • 6.3 周边环境的治理建议75-76
  • 6.4 纪信墓及碑刻的展示方案76-83
  • 7 结语83-85
  • 参考文献85-87
  • 个人简历、论文发表87-88
  • 致谢8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斌;概述石质文物保护[J];东南文化;2005年01期

2 姜进展 ,石志敏 ,李德山;石质文物的化学保护[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0年03期

3 刘彦琪;;挽救石质文物[J];百科知识;2012年21期

4 陆文宝;;石质文物清冼前的准备工作[J];石材;2010年04期

5 施铁樱;张秉坚;;石材与石质文物表面化学清洗效果检测评估技术[J];石材;2011年05期

6 赵林娟;王丽琴;齐扬;周伟强;;蒸汽清洗在石质文物清洗上的研究现状[J];文博;2011年06期

7 张金风;;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02期

8 齐迎萍;;化学材料在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08年04期

9 石美风;陈刚;张秉坚;;石质文物保护中的化学清洗技术[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年01期

10 王景义;论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J];学术交流;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6267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kgx/6267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f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